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中華蜜蜂利用與生態團隊通過研究蜜蜂與梨花揮發物之間的關系,揭示了中華蜜蜂和西方蜜蜂對梨花揮發物的行為差異。相關成果發表在《農業(Agriculture)》上。
我國是世界上梨種質資源最豐富和梨產量最高的國家。作為一種自交不親和作物,梨樹必須通過傳粉媒介授粉才能結果,但梨花對蜜蜂等主要傳粉昆蟲的吸引力不高。本實驗通過行為觀察和電生理技術等方法,探究了中華蜜蜂和西方蜜蜂對本土酥梨和西洋梨的訪花差異,以及梨花揮發物對兩種蜜蜂采集決定的影響,還進一步鑒定了能夠引起蜜蜂觸角反應的電生理活性物質。
田間與室內行為觀測實驗表明,兩種蜜蜂都更喜歡訪問西洋梨花(p< 0.05),梨花的揮發性物質對吸引蜜蜂至關重要。我們在西洋梨和酥梨的花朵揮發物中分別檢測出27種和31種化合物,其中17種化合物為兩種梨花共有。GC-EAD表明,共有16種梨花揮發物能夠引起蜜蜂產生觸角反應,中華蜜蜂對其中15種物質均有反應,而西方蜜蜂僅對7種化合物產生反應。這些電生理活性化合物中,有5種化合物(1-壬醇、芳樟醇、甲基2-羥基-3-甲基戊酸酯,L-異亮酸甲酯和α-法尼烯)為兩種梨花共有。此外,酥梨花朵揮發物中還有8種化合物對蜜蜂觸角具有電生理活性(L-纈氨酸甲酯、苯甲醛、6-甲基-5-庚烯-2-酮、異氟爾酮、2-甲基辛烷、長環烯、長葉烯和石竹烯),西洋梨花朵揮發物中還有3種具有電生理活性的化合物(β-羅勒烯、4-氧代異氟爾酮和丁香醇D)。本研究為梨樹授粉中蜜蜂的選擇提供了依據,證明了梨花揮發物對蜜蜂訪花決定具有顯著影響。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和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mdpi.com/2077-0472/12/8/1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