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關系群眾日常生活,是民生的基礎和重要保障。常德市積極探索黨政高位推動、多方聯動工作機制,全力推動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落地見效,切實把“四個最嚴”要求落實到監管末梢,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構建“三級”聯動機制 確保包保干部擔得了責
常德市堅持市縣鄉“三級”食安辦聯動,明確市縣鄉村四級包保干部的范圍、數量。同時,做好包保干部、主體數量等數據的測算,確保級量對應、權責對等。市縣鄉“三級”食安辦對本行政區域食品生產經營按主體規模、業態進行動態管理,及時調整層級。目前,轄區內主體精準分級A級70家、B級435家、C級2074家、D級38975家,確定層級對應包保干部市級22名、縣級228名、鄉級962人、村級4743人。
截至今年6月底,常德市食品生產經營主體摸排率、包保干部食品安全承諾書簽訂率、包保干部培訓率、包保督導任務完成率均達100%,實現“千斤重擔人人挑,人人肩上有目標”。
構建“三位”聯包網格 確保包保主體定得了人
為破解包保工作中業務不熟、情況不明、銜接不暢、督導不力等難題,積極推行包保干部、聯絡員、監管員“三位一體”聯保機制。由各級地黨政干部包保,食安委成員單位班子成員擔任聯絡員,轄區市場監管人員擔任監管員,建立領導干部包保、聯絡員銜接、監管人員執法檢查的包保工作網格。同時,根據不同情況充實包保力量,將社區網格員和村組協管員納入包保干部范疇,解決城區和農村D級主體多、包保干部不足的問題。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由5955名包保干部、256名聯絡員、881名監管員組成的包保網格,對全市所有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全方位包保。
構建“三項”聯保制度 保障包保機制見得了效
推行包保工作承諾制度。明確各級包保干部與同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簽訂《食品安全包保責任與任務承諾書》,5955名市、縣、鄉、村四層包保干部食品安全承諾書簽訂率達100%。推行包保信息備案制度。要求各級食品安全辦統一收集包保干部名單、包保主體臺賬、包保干部簽字確認的承諾書等信息,建立電子檔案存檔備查。推行包保風險會商制度。由包保干部根據包保主體風險變化等情況,以質詢、現場辦公、專家建議等方式,組織企業、行業主管、執法監管、專家等多方代表進行風險會商和研判,從快從嚴處置風險,從而提升食品安全風險精準防控能力。
壓實“三類”人員職責 確保主體末端發得了力
各監管環節對照食品企業分級標準,應配盡配食品安全總監420名、食品安全員近4萬名,修訂完善《食品安全總監職責》《食品安全員守則》,確保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指導企業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工作機制,實施清單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分類處置執法檢查發現的食品安全問題,形成工作閉環。上半年對13家A級主體進行重點檢查,其中2家被給予警告行政處罰。以“食安湖南”平臺為抓手,督促經營主體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制度,及時排查風險,有效消除隱患。
(食品安全協調科 周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