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到,又可以名正言順(不談減肥)吃粽子啦!
但是,你知道嗎?
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是在晉代。
東漢末年,就有了廣東堿水粽、豬肉粽。
清代,出現了“火腿粽子”。
想“談粽有文化、食粽更安全”嗎?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粽”類知多少
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盛行不衰。每年端午,也是“咸黨”和“甜黨”相爭的時候。
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看看全國各地的粽子你最“粽”愛哪款?
粽子形狀多、品種各異,由于中國各地風味不同,按照口味,主要有甜、咸兩種。
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
咸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以豬肉粽居多。
也有南國風味的柊葉蛋黃肉粽、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粽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
安全食“粽”指南
粽子五花八門,口味繁多,為了確保家人們都能吃上放心的粽子,讓我們從易翻車的項目講起吧!
常見不合格指標
菌落總數是反應食品衛生狀況的指示性指標。粽子中菌落總數超標,可能是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包裝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有關。
沙門氏菌是一種致病菌,也是粽子質量的重要檢測指標。肉粽之類富含肉質、油類的食物在高溫季節極易受到沙門氏菌的污染。人體感染沙門氏菌會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
糖精鈉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甜味劑,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中規定,糕點類粽子產品中不得使用糖精鈉。
過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種指標,主要監控含油脂的粽子,比如肉粽、蛋黃粽等,通過檢測其過氧化值來判斷粽子質量和變質程度。
怎樣算是一顆合格的粽子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有關規定,食品生產經營應當符合食品安全標準。
粽子需要符合的食品安全標準主要有:GB 7099-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糕點、面包》、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2-2017《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GB 29921-2013《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19295-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速凍米面制品》等。
粽子的標簽還要符合GB 7718-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
出入境 “粽”不中?
隨著時代發展,商家尋找新的商機,從而衍生出“海鮮粽”“美容粽”等多樣化且價格不菲的粽子,內餡包含海參、鮑魚、燕窩等。但是,這些“奢侈粽”可以攜帶入境嗎?
入境篇
是否允許攜帶或郵寄粽子是取決于粽子內餡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寄遞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生或熟)肉類(含臟器類)及其制品、蛋及其制品等均屬于禁止攜帶、郵寄入境的產品。常見的含有肉類成分的肉粽、火腿粽和含有蛋黃成分的粽子都是屬于禁止攜帶進境的。
如果確實對境外商家生產銷售的粽子有興趣,可以通過跨境電商等正規渠道購買經過檢疫正常入境的粽子,不僅能夠嘗鮮,還多了一份放心。
出境篇
在出境環節,粽子不屬于禁限出境物品,在自用合理、數量合理范圍之內準予出境,但由于部分粽子含有肉類等成分,目前多個國家和地區禁止或部分禁止粽子入境。
目前,禁止攜帶、郵寄各類粽子入境的國家和地區:德國、法國、西班牙、俄羅斯、韓國以及中國臺灣等。
禁止攜帶、郵寄含肉類成分和蛋黃成分粽子入境的國家: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
// 海關溫馨提示
Tips 可通過海關官方網站、12360海關熱線等渠道,提前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寄遞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等相關規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供稿單位:濟南海關
Tips 可通過海關官方網站、12360海關熱線等渠道,提前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寄遞進境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等相關規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供稿單位:濟南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