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網絡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區網絡訂餐的經營者和消費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大。據統計,目前全區有“美團”和“餓了么”2家區外網絡訂餐平臺,“美團”在線經營戶約9.8萬家,“餓了么”在線經營戶約1.6萬家。區內網絡訂餐平臺26家,活躍平臺12家,平臺內經營戶590戶。外賣餐飲業的迅猛發展,還催生了外賣騎手這一新興職業。截至8月底,全區共有外賣訂餐平臺專送騎手13185人,活躍外賣兼職(眾包)騎手約3000人。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面對網絡訂餐這種新業態,積極探索監管新手段,通過不斷強化各項措施,推進線上線下協同監管工作機制,努力破解外賣餐飲監管難題,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監管實踐。
制定規范,實現行業監管有據可依
以規范健康持續發展為導向,制定出臺了《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者主體責任清單》,以“清單化、項目化”模式,逐一開展針對性、精準性指導,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引導并規范網絡訂餐平臺依法合規經營。
務實創新,積極探索新型監管手段
在監管實踐中,橫向與各食品監管業務條線協同互補,深入推進《關于加強網絡交易市場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的落實,探索建設了網絡交易經營主體部分分類子庫。目前已建立食品、保健食品等子庫,不斷將監管力量引向線上,形成線上監管合力。縱向充分發揮盟市市場監管局作用,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出題,交由相關盟市局發揮主觀能動性大膽探索嘗試,探索網絡訂餐業態創新性監管手段。同時,依托“自治區網絡交易平臺監管服務系統”,對網絡訂餐平臺開展網絡交易線上監測,有效推動了線下精準執法,提高了監管工作的精準度和靶向性。
專項行動,推動網絡訂餐平臺落實主體責任
以“電商平臺點亮行動”為抓手,開展網絡訂餐平臺“亮照、亮證、亮規則”工作。專項行動期間,全區網絡食品經營平臺共補亮食品經營許可證94件,下架無法公示食品經營許可證網店的商品65件。
針對全區外網絡訂餐平臺底數不清的問題,6月份,在全區開展了網絡訂餐平臺及外賣配送商專項檢查,對本地網絡訂餐平臺及外賣配送商基本情況進行了進一步核查。
根據《內蒙古自治區貫徹落實〈糧食節約行動方案〉重點任務分工》,要求網絡訂餐平臺在展示頁面上向消費者提供食品重量、規格或者建議消費人數等信息。目前“美團”和“餓了么”平臺內經營者展示信息達已100%。
集中排查清理,嚴厲處罰無實體店鋪、無營業執照、無許可證的“三無”外賣。通過嚴查第三方平臺對入網餐飲服務者審查把關不嚴等違規行為,依法取締無證照入網餐飲單位,倒逼第三方平臺和入網餐飲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期間,全區共檢查網絡餐飲服務食品經營第三方平臺787家次,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43594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5832份,立案查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41件。
推出外賣餐食“食安封簽”做法,倡導實施“無接觸配送”方式,真正做到餐食配送過程零接觸。我局已累計向各盟市餐飲經營戶投放“食安封簽”10萬余份。
行政指導,補齊外賣騎手權益保障短板
聯合人社、總工會等部門對“美團”“餓了么”等區外大型網絡訂餐平臺駐呼機構進行行政指導,規范簽訂用工協議、實行算法取中與公示等重點問題。通過督促指導,美團呼和浩特市分公司已在騎手工作區域內建立了標準化、規范化的騎手驛站,用于騎手培訓、休息、交流。同時還在包頭市投放2臺智能取餐柜,助力城市實現安心無接觸配送。積極向總部提交算法取中與公示意見建議,把騎手的“違規扣罰”轉換成“正向激勵”,讓騎手在合理的勞動強度下獲得更多收入。經過加大外賣配送平臺建立工會推進力度,拓展網上入會渠道,我區已有超四分之一的美團合作商以不同形式加入工會組織。
來源:網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