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的公告(2023年第39號)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22〕2號)要求,規范和加強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已經2023年8月4日總局第16次局務會議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布《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實施細則 (試行)》的公告 《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實施細則(試行)》已經2023年6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第11次局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局關于發布《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的公告(2023年第38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制定了《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及《保健食品功能檢驗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2023年版)》《保健食品功能檢驗與評價方法(2023年版)》《保健食品人群試食試驗倫理審查工作指導原則(2023年版)》《〈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解讀》等文件,現予公告。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5年內,已注冊備案的非營養素補充劑保健食品按照《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和《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予以規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等3種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 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托,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的規定,(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等3種新食品原料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請于2023年9月28日前將意見反饋至我中心,逾期將不予處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702號 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和《獸藥注冊辦法》規定,經審查,批準法國禮藍股份公司生產的樂替拉納咀嚼片(貓用)在我國注冊,核發《進口獸藥注冊證書》,并發布產品質量標準、工藝規程、說明書和標簽,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批準法國維克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生產的頭孢氨芐片等4種獸藥產品在我國再注冊,核發《進口獸藥注冊證書》,并發布修訂后的質量標準、工藝規程、說明書和標簽,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此前發布的該4種獸藥質量標準、說明書和標簽同時廢止。(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對“日本輻食”說“不”! 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查獲一起銷售核輻射地區進口食品案 近期,日本排放核輻射污染水事件引起廣泛熱議,日本進口食品也被推至風口浪尖。為了回應民眾關切,保證廣大市民的食品安全,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開展日本進口食品專項檢查,查獲一起銷售日本核輻射地區進口食品案。(鹿城市場監管微信號) 市民請注意!你買的食用油,可能來自地下黑窩點 8月20日上午,正在享受周末的市場君,接到了警察蜀黍的電話:“是市場君嗎,我們接到群眾舉報,有個叫‘尤文提’的經營戶,在常熟某集貿市場推銷涉嫌假冒‘金龍魚’牌的食用油,請你們一同前往調查!”(常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四川食品會議營銷不備案和錄像最高罰5萬 自2023年9月1日起,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將對以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方式舉辦的線下食品(保健食品)宣傳推介活動進行嚴管。《四川省食品安全條例》規定:在食品經營場所外,以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方式舉辦線下食品宣傳推介活動的,應當提前3個工作日告知舉辦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并對宣傳推介活動全程錄像保存備查。未按照規定備案或報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市場監管部門給予警告,并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天府記市微信號)
浙江一餐廳用自來水替代純凈水制作橙汁 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查封 關于網民反映田野中餐廳(飛虹店)使用自來水勾兌果味飲料的相關情況,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執法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經過調查核實,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當事人予以立案,對涉事經營場所予以查封,后續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食藥樂清微信號)
看了名字都想洗洗眼!這款“X茅”酒被立案調查:標價1499元到手價竟不到一折…… 近日,這款白酒在多個電商平臺公開銷售,其包裝和飛天茅臺十分相似,市場零售價同樣是1499元/瓶,然而實際到手價僅百元左右,廣告語更是夸張。(深圳市場監管)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2023年8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3年8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太原一醋廠用冰乙酸勾兌食醋銷往全國被罰百萬引關注;海關總署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眾多日料品牌緊急聲明表態;國內多地市民“搶鹽” 各方回應;張亮麻辣燙“假羊肉”事件;多個商家因售日本核輻射區產品被罰;上海一日料店售賣“防輻射”套餐引爭議;“盒馬山姆商戰殺瘋了”上熱搜;上海知名景點零食店銷售來路不明、包裝低俗商品,被立案調查;安慕希回應“主播在直播間罵人”事件;辛吉飛帶貨奶粉被舉報 客服稱樣品已送檢;“鼠頭鴨脖”涉事企業成立新公司 經營范圍為餐飲管理。()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3.08.21-08.27) 2023年08月21日-08月27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海關總署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眾多日料品牌緊急聲明表態;國內多地市民“搶鹽” 各方回應;多個商家因售日本核輻射區產品被罰;中國消費者協會發起“破冰行動”;湖南株洲“舉報拍黃瓜父子”回應打假動機;餐廳以“渣男”命名菜品被罰后上訴被駁;“屌茅”白酒因未注冊商標被立案調查。()
食品企業標準備案知多少 目前,國家通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倡導制定具有先進性的企業標準,強化標準引領,促進全面質量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也明確鼓勵食品企業制定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在制修訂企業標準的過程中,作為食品企業不可避免地要考慮標準備案的問題。本期介紹食品企業標準備案常見的一些問題。()
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對海參產業的影響 8月24日,日本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啟動核污水排海。根據有關專家模擬實驗,最早240天,最晚一年半到兩年會到達我國海域。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森林表示,日本核污染水經過一圈后,與我國接觸的水域核放射量會降低很多。我國民眾也不需要太過恐慌,我國一直高度重視事故導致的日本輸華食品放射性污染問題,持續開展對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風險的評估并及時應對。(中漁協海參產業分會微信號)
酒類行業2023年半年報(一):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13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金種子酒凈利潤虧損3781.47萬元 近日,食品行業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陸續公布,整理了18家白酒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其中,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緣、舍得酒業、口子窖、迎駕貢酒、洋河股份、金徽酒、伊力特、皇臺酒業、古井貢酒13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天佑德酒、老白干酒增收不增利;水井坊、酒鬼酒營收凈利雙降;金種子酒凈利潤虧損3781.47萬元。()
一文讀懂進口冰淇淋通關要點 酷暑難耐的夏日,冰淇淋是深受大家喜愛的消暑甜品。那么進口冰淇淋是怎么通關的呢?進口至我國的冰淇淋產品,應嚴格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冷凍飲品和制作料》(GB2759-2015)要求。標準具體內容可登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數據檢索平臺(https://sppt.cfsa.net.cn:8086/db)進行查詢。(煙臺海關發布微信號) 蒙牛乳業2023年半年報公布 8月30日,蒙牛乳業(2319.HK)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蒙牛收入逆勢增長7.1%,達人民幣511.2億元,經營利潤為32.7億元,同比增長29.9%,經營利潤率持續提升至6.4%,擴張1.1個百分點,實現全面高質量增長。其中,常溫特侖蘇、蒙牛母品牌牛奶銷售引領行業增長,低溫連續19年穩居市場份額第一,鮮奶持續高速增長,冰淇淋連續三年實現雙位數增長。(蒙牛乳業微信號)
45元一斤的扇貝里灌滿泥沙?延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 8月28日20時11分,抖音某用戶通過平臺發布視頻稱在延吉市西市場某海鮮攤床購買的扇貝存在過量泥沙現象。延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相關線索后高度重視,指派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現將調查情況通報如下:經查,該店營業執照注冊名稱為延吉市西市場耿君水產攤床,對外名稱為西市場文霞海鮮批發攤床。執法人員對現場未拆包裝的扇貝進行抽查,通過抽查發現個別扇貝與視頻反映的情況相符。執法人員已責令該店將扇貝全部下架并停止銷售,同時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該店貝類海產品進行食品安全檢測。(延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及第1號修改單問答 根據《標準化法》,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于2021年8月修訂發布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于2023年9月1日起實施。針對月餅和粽子過度包裝問題,于2022年5月發布了GB 23350-2021國家標準的第1號修改單,已于2022年8月15日實施。根據社會各方在標準執行過程中反饋的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現將有關問題答復如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動真格!南海立案調查3家違規售賣日本進口食品商戶! 8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前期對進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的基礎上,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進口食品相關規定,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使用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下同)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進行銷售(含網絡銷售),加強市場銷售進口水產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發現相關違法行為的,嚴格依法予以查處。(南海市場監管微信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食品
越南水果頻頻爆出病蟲害問題,中國海關發出警告 近期,由于多批次越南水果不符合植物檢疫標準,中國海關總署對越方發出警告,越方已經責令地方當局和相關部門加強對植物檢疫過程的把控和監督。據介紹,越南商務部收到了來自中國海關總署對多批越南進口水果的投訴,香蕉、菠蘿蜜、芒果、龍眼、火龍果和榴蓮等水果均存在違規現象。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副部長Hoang Trung已經簽署了一份通知,要求越南各地政府加強對出口水果的植物檢疫措施。(國際果蔬報道)
俄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稱已對自日本進口的水產品加強監管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8月24日電 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在“電報”頻道中發布消息表示,俄方已從7月8日起對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加強監管,尚未發現超出衛生標準的情況。(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泰國春蓬府榴蓮因生蟲被退貨,或將面臨出口禁令 據泰國媒體The Star報道,泰國新鮮水果貿易商與出口協會8月21日表示,泰國南部春蓬地區出產的榴蓮因生蟲問題而被中國海關退運,可能會被禁止向中國出口。(國際果蔬報道)
歐盟新食品原料知多少 在歐盟,新食品原料稱為Novel Food。自2018年1月1日起,歐盟啟用新食品原料新法規(EU)2015/2283,該法規廢除并取代了(EC)No 258/97和法規 (EC)No 1852/2001。新法規使授權程序更加有效和安全,使新食品原料可以更快地投放市場,減少不必要的貿易壁壘,同時確保高水平的食品安全。新法規還引入了對從第三國進入歐盟的傳統食品采取更合適的評估程序。下面針對歐盟新食品原料的管理和查詢做簡單介紹。()
越南是世界香料和調味品第一大供應國 據《越共電子報》,越南目前仍是世界最大的胡椒生產與出口國;肉桂出口也排名世界第一;八角茴香出口額位居世界第二。此外,越南辣椒、丁香、生姜、肉豆蔻等其他香料和調味品在國際市場上也占據著重要地位,進口市場日益多元化,其中包括美國、歐盟、中國、印度和中東等大市場。(越南人民報網)
烏克蘭將永久禁止種植和流通轉基因玉米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近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通過了″關于管制國家基因工程活動、轉基因生物以及轉基因產品流通以確保糧食安全″的法律。該法基于歐盟在轉基因生物領域的8項主要法律而制定。該法的實施將使烏克蘭在處理轉基因生物方面的立法與歐盟立法實現系統性兼容,且引入了歐洲的轉基因生物國家登記的機制。該法生效后,將永久性禁止種植和流通轉基因玉米;自該法生效之日起5年內,禁止種植和流通轉基因甜菜和油菜。(世界農化網)
2、國際預警 中國禁止4家俄羅斯禽肉企業產品輸華 俄媒Alta.ru8月28日官網消息:中國自2023年8月24日起對俄羅斯4家禽肉企業產品實施禁限進口措施,但中方未公布采取該措施的原因,俄方希望中方可以說明企業被禁對華出口的理由,但尚未收到中方答復。()
我國出口椰子飲料在意大利遭扣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8月29日,意大利通報我國出口椰子飲料不合格。具體通報內容如下: 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烤花生和冷凍魷魚片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6批次食品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俄羅斯暴發禽流感疫情 約20萬只禽類受到感染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消息,2023年8月30日,俄羅斯農業部向WOAH報告稱,俄羅斯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本次疫情發生地為韃靼斯坦共和國列尼諾戈爾斯基區,于2023年8月29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未知或不確定。經實驗室檢測發現,有195503只禽類疑似受到感染,其中17800只發病并死亡。目前疫情仍在繼續,俄羅斯農業部將每周提交后續報告。()
美國FDA向嬰兒配方奶粉制造商發出警告信 2023年8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向嬰兒配方奶粉制造商發出警告信,作為該機構持續承諾加強監管的一部分,以幫助確保該行業在盡可能安全的條件下生產嬰兒配方奶粉。()
因產品被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我國鮮辣椒出口俄羅斯遭拒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濱海邊疆區地方分局8月23日官網消息:該局實驗室官員在對進口自中國的新鮮辣椒進行植物檢疫時發現,產品中含有檢疫性有害生物:番茄褐色皺果病毒 (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違反了歐亞經濟聯盟統一植物檢疫要求。上述遭侵染的鮮辣椒被禁出口至俄羅斯,后續官方將作銷毀處理。()
3、食品科技
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食品領域) 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提名工作已經結束。經中國工程院第八屆主席團第六次會議審議,中國工程院黨組審定,確認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655人。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將有效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
祝賀!食品及相關領域12個團隊入圍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8月31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國家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和第39個教師節系列宣傳慶祝活動安排,并發布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入圍名單。會上發布了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入圍名單。()
研究揭示狄斯瓦螨與百菌清對未成熟期蜜蜂的交互作用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保護創新團隊揭示了寄生螨狄斯瓦螨與殺菌劑百菌清對西方蜜蜂的交互作用機制。相關成果發表在《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2023年9月全國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9月夏秋交至,全國各地氣溫、水溫開始回落,晝夜溫差增加。此階段養殖水體內動物載量大、代謝物多,底質、水質變化快,水產動物患病風險較大。根據近年同期全國水產養殖疾病測報數據和今年天氣情況,我們對9月易發疾病進行了預測,供參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玉米大豆“一噴多促”技術指導意見 目前是玉米大豆中后期田管關鍵時期,收獲前還可能遭受澇災、干旱、病蟲害、早霜等威脅,不利于玉米大豆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為減少災害損失、促進灌漿成熟、提高單產水平,全國農技中心特制定玉米大豆“一噴多促”技術指導意見。(全國農技推廣微信號)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1、通知·公告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的公告(2023年第39號)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實行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的通知》(國辦發〔2022〕2號)要求,規范和加強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清單管理,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市場監管領域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規范》,已經2023年8月4日總局第16次局務會議通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公布《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實施細則 (試行)》的公告 《保健食品新功能及產品技術評價實施細則(試行)》已經2023年6月15日市場監管總局第11次局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衛生健康委 國家中醫藥局關于發布《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的公告(2023年第38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市場監管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制定了《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及《保健食品功能檢驗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2023年版)》《保健食品功能檢驗與評價方法(2023年版)》《保健食品人群試食試驗倫理審查工作指導原則(2023年版)》《〈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及配套文件解讀》等文件,現予公告。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5年內,已注冊備案的非營養素補充劑保健食品按照《保健食品原料目錄與保健功能目錄管理辦法》和《允許保健食品聲稱的保健功能目錄 非營養素補充劑(2023年版)》予以規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等3種新食品原料公開征求意見 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委托,根據《食品安全法》和《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的規定,(3R,3'S)-二羥基-β-胡蘿卜素等3種新食品原料已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技術審查,現公開征求意見,請于2023年9月28日前將意見反饋至我中心,逾期將不予處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702號 根據《獸藥管理條例》和《獸藥注冊辦法》規定,經審查,批準法國禮藍股份公司生產的樂替拉納咀嚼片(貓用)在我國注冊,核發《進口獸藥注冊證書》,并發布產品質量標準、工藝規程、說明書和標簽,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批準法國維克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生產的頭孢氨芐片等4種獸藥產品在我國再注冊,核發《進口獸藥注冊證書》,并發布修訂后的質量標準、工藝規程、說明書和標簽,自發布之日起執行,此前發布的該4種獸藥質量標準、說明書和標簽同時廢止。(農業農村部) 2、食品安全·曝光臺 對“日本輻食”說“不”! 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查獲一起銷售核輻射地區進口食品案 近期,日本排放核輻射污染水事件引起廣泛熱議,日本進口食品也被推至風口浪尖。為了回應民眾關切,保證廣大市民的食品安全,溫州市鹿城區市場監管局第一時間開展日本進口食品專項檢查,查獲一起銷售日本核輻射地區進口食品案。(鹿城市場監管微信號) 市民請注意!你買的食用油,可能來自地下黑窩點 8月20日上午,正在享受周末的市場君,接到了警察蜀黍的電話:“是市場君嗎,我們接到群眾舉報,有個叫‘尤文提’的經營戶,在常熟某集貿市場推銷涉嫌假冒‘金龍魚’牌的食用油,請你們一同前往調查!”(常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四川食品會議營銷不備案和錄像最高罰5萬 自2023年9月1日起,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將對以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方式舉辦的線下食品(保健食品)宣傳推介活動進行嚴管。《四川省食品安全條例》規定:在食品經營場所外,以會議、講座、健康咨詢等方式舉辦線下食品宣傳推介活動的,應當提前3個工作日告知舉辦地縣級以上市場監管部門,并對宣傳推介活動全程錄像保存備查。未按照規定備案或報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市場監管部門給予警告,并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天府記市微信號)
浙江一餐廳用自來水替代純凈水制作橙汁 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立案,查封 關于網民反映田野中餐廳(飛虹店)使用自來水勾兌果味飲料的相關情況,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高度重視,執法人員迅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經過調查核實,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對當事人予以立案,對涉事經營場所予以查封,后續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食藥樂清微信號)
看了名字都想洗洗眼!這款“X茅”酒被立案調查:標價1499元到手價竟不到一折…… 近日,這款白酒在多個電商平臺公開銷售,其包裝和飛天茅臺十分相似,市場零售價同樣是1499元/瓶,然而實際到手價僅百元左右,廣告語更是夸張。(深圳市場監管)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2023年8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3年8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太原一醋廠用冰乙酸勾兌食醋銷往全國被罰百萬引關注;海關總署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眾多日料品牌緊急聲明表態;國內多地市民“搶鹽” 各方回應;張亮麻辣燙“假羊肉”事件;多個商家因售日本核輻射區產品被罰;上海一日料店售賣“防輻射”套餐引爭議;“盒馬山姆商戰殺瘋了”上熱搜;上海知名景點零食店銷售來路不明、包裝低俗商品,被立案調查;安慕希回應“主播在直播間罵人”事件;辛吉飛帶貨奶粉被舉報 客服稱樣品已送檢;“鼠頭鴨脖”涉事企業成立新公司 經營范圍為餐飲管理。()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3.08.21-08.27) 2023年08月21日-08月27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海關總署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眾多日料品牌緊急聲明表態;國內多地市民“搶鹽” 各方回應;多個商家因售日本核輻射區產品被罰;中國消費者協會發起“破冰行動”;湖南株洲“舉報拍黃瓜父子”回應打假動機;餐廳以“渣男”命名菜品被罰后上訴被駁;“屌茅”白酒因未注冊商標被立案調查。()
食品企業標準備案知多少 目前,國家通過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倡導制定具有先進性的企業標準,強化標準引領,促進全面質量提升。《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也明確鼓勵食品企業制定嚴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或地方標準的企業標準。在制修訂企業標準的過程中,作為食品企業不可避免地要考慮標準備案的問題。本期介紹食品企業標準備案常見的一些問題。()
日本核污水排放入海對海參產業的影響 8月24日,日本不顧國際社會強烈反對,啟動核污水排海。根據有關專家模擬實驗,最早240天,最晚一年半到兩年會到達我國海域。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劉森林表示,日本核污染水經過一圈后,與我國接觸的水域核放射量會降低很多。我國民眾也不需要太過恐慌,我國一直高度重視事故導致的日本輸華食品放射性污染問題,持續開展對日本食品放射性污染風險的評估并及時應對。(中漁協海參產業分會微信號)
酒類行業2023年半年報(一):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13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金種子酒凈利潤虧損3781.47萬元 近日,食品行業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陸續公布,整理了18家白酒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其中,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緣、舍得酒業、口子窖、迎駕貢酒、洋河股份、金徽酒、伊力特、皇臺酒業、古井貢酒13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天佑德酒、老白干酒增收不增利;水井坊、酒鬼酒營收凈利雙降;金種子酒凈利潤虧損3781.47萬元。()
一文讀懂進口冰淇淋通關要點 酷暑難耐的夏日,冰淇淋是深受大家喜愛的消暑甜品。那么進口冰淇淋是怎么通關的呢?進口至我國的冰淇淋產品,應嚴格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冷凍飲品和制作料》(GB2759-2015)要求。標準具體內容可登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數據檢索平臺(https://sppt.cfsa.net.cn:8086/db)進行查詢。(煙臺海關發布微信號) 蒙牛乳業2023年半年報公布 8月30日,蒙牛乳業(2319.HK)發布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蒙牛收入逆勢增長7.1%,達人民幣511.2億元,經營利潤為32.7億元,同比增長29.9%,經營利潤率持續提升至6.4%,擴張1.1個百分點,實現全面高質量增長。其中,常溫特侖蘇、蒙牛母品牌牛奶銷售引領行業增長,低溫連續19年穩居市場份額第一,鮮奶持續高速增長,冰淇淋連續三年實現雙位數增長。(蒙牛乳業微信號)
45元一斤的扇貝里灌滿泥沙?延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情況通報 8月28日20時11分,抖音某用戶通過平臺發布視頻稱在延吉市西市場某海鮮攤床購買的扇貝存在過量泥沙現象。延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相關線索后高度重視,指派執法人員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現將調查情況通報如下:經查,該店營業執照注冊名稱為延吉市西市場耿君水產攤床,對外名稱為西市場文霞海鮮批發攤床。執法人員對現場未拆包裝的扇貝進行抽查,通過抽查發現個別扇貝與視頻反映的情況相符。執法人員已責令該店將扇貝全部下架并停止銷售,同時組織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該店貝類海產品進行食品安全檢測。(延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號)
《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及第1號修改單問答 根據《標準化法》,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于2021年8月修訂發布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 23350—2021)國家標準,于2023年9月1日起實施。針對月餅和粽子過度包裝問題,于2022年5月發布了GB 23350-2021國家標準的第1號修改單,已于2022年8月15日實施。根據社會各方在標準執行過程中反饋的問題,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現將有關問題答復如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動真格!南海立案調查3家違規售賣日本進口食品商戶! 8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前期對進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整治的基礎上,部署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嚴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進口食品相關規定,嚴禁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使用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含食用水生動物,下同)加工食品、制作餐食或進行銷售(含網絡銷售),加強市場銷售進口水產品食品安全抽檢監測,發現相關違法行為的,嚴格依法予以查處。(南海市場監管微信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食品
越南水果頻頻爆出病蟲害問題,中國海關發出警告 近期,由于多批次越南水果不符合植物檢疫標準,中國海關總署對越方發出警告,越方已經責令地方當局和相關部門加強對植物檢疫過程的把控和監督。據介紹,越南商務部收到了來自中國海關總署對多批越南進口水果的投訴,香蕉、菠蘿蜜、芒果、龍眼、火龍果和榴蓮等水果均存在違規現象。越南農業和農村發展部副部長Hoang Trung已經簽署了一份通知,要求越南各地政府加強對出口水果的植物檢疫措施。(國際果蔬報道)
俄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稱已對自日本進口的水產品加強監管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8月24日電 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在“電報”頻道中發布消息表示,俄方已從7月8日起對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加強監管,尚未發現超出衛生標準的情況。(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泰國春蓬府榴蓮因生蟲被退貨,或將面臨出口禁令 據泰國媒體The Star報道,泰國新鮮水果貿易商與出口協會8月21日表示,泰國南部春蓬地區出產的榴蓮因生蟲問題而被中國海關退運,可能會被禁止向中國出口。(國際果蔬報道)
歐盟新食品原料知多少 在歐盟,新食品原料稱為Novel Food。自2018年1月1日起,歐盟啟用新食品原料新法規(EU)2015/2283,該法規廢除并取代了(EC)No 258/97和法規 (EC)No 1852/2001。新法規使授權程序更加有效和安全,使新食品原料可以更快地投放市場,減少不必要的貿易壁壘,同時確保高水平的食品安全。新法規還引入了對從第三國進入歐盟的傳統食品采取更合適的評估程序。下面針對歐盟新食品原料的管理和查詢做簡單介紹。()
越南是世界香料和調味品第一大供應國 據《越共電子報》,越南目前仍是世界最大的胡椒生產與出口國;肉桂出口也排名世界第一;八角茴香出口額位居世界第二。此外,越南辣椒、丁香、生姜、肉豆蔻等其他香料和調味品在國際市場上也占據著重要地位,進口市場日益多元化,其中包括美國、歐盟、中國、印度和中東等大市場。(越南人民報網)
烏克蘭將永久禁止種植和流通轉基因玉米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道:近日,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通過了″關于管制國家基因工程活動、轉基因生物以及轉基因產品流通以確保糧食安全″的法律。該法基于歐盟在轉基因生物領域的8項主要法律而制定。該法的實施將使烏克蘭在處理轉基因生物方面的立法與歐盟立法實現系統性兼容,且引入了歐洲的轉基因生物國家登記的機制。該法生效后,將永久性禁止種植和流通轉基因玉米;自該法生效之日起5年內,禁止種植和流通轉基因甜菜和油菜。(世界農化網)
2、國際預警 中國禁止4家俄羅斯禽肉企業產品輸華 俄媒Alta.ru8月28日官網消息:中國自2023年8月24日起對俄羅斯4家禽肉企業產品實施禁限進口措施,但中方未公布采取該措施的原因,俄方希望中方可以說明企業被禁對華出口的理由,但尚未收到中方答復。()
我國出口椰子飲料在意大利遭扣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8月29日,意大利通報我國出口椰子飲料不合格。具體通報內容如下: 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烤花生和冷凍魷魚片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6批次食品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俄羅斯暴發禽流感疫情 約20萬只禽類受到感染 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消息,2023年8月30日,俄羅斯農業部向WOAH報告稱,俄羅斯發生一起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本次疫情發生地為韃靼斯坦共和國列尼諾戈爾斯基區,于2023年8月29日得到確認。疫情源頭未知或不確定。經實驗室檢測發現,有195503只禽類疑似受到感染,其中17800只發病并死亡。目前疫情仍在繼續,俄羅斯農業部將每周提交后續報告。()
美國FDA向嬰兒配方奶粉制造商發出警告信 2023年8月30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向嬰兒配方奶粉制造商發出警告信,作為該機構持續承諾加強監管的一部分,以幫助確保該行業在盡可能安全的條件下生產嬰兒配方奶粉。()
因產品被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我國鮮辣椒出口俄羅斯遭拒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濱海邊疆區地方分局8月23日官網消息:該局實驗室官員在對進口自中國的新鮮辣椒進行植物檢疫時發現,產品中含有檢疫性有害生物:番茄褐色皺果病毒 (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違反了歐亞經濟聯盟統一植物檢疫要求。上述遭侵染的鮮辣椒被禁出口至俄羅斯,后續官方將作銷毀處理。()
3、食品科技
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食品領域) 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提名工作已經結束。經中國工程院第八屆主席團第六次會議審議,中國工程院黨組審定,確認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655人。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規定,現將有效候選人名單予以公布。()
祝賀!食品及相關領域12個團隊入圍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8月31日上午,教育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進展成效、國家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有關工作和第39個教師節系列宣傳慶祝活動安排,并發布2023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入圍名單。會上發布了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創建示范活動入圍名單。()
研究揭示狄斯瓦螨與百菌清對未成熟期蜜蜂的交互作用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保護創新團隊揭示了寄生螨狄斯瓦螨與殺菌劑百菌清對西方蜜蜂的交互作用機制。相關成果發表在《總體環境科學(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2023年9月全國水產養殖病害預測預報 9月夏秋交至,全國各地氣溫、水溫開始回落,晝夜溫差增加。此階段養殖水體內動物載量大、代謝物多,底質、水質變化快,水產動物患病風險較大。根據近年同期全國水產養殖疾病測報數據和今年天氣情況,我們對9月易發疾病進行了預測,供參考。(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
玉米大豆“一噴多促”技術指導意見 目前是玉米大豆中后期田管關鍵時期,收獲前還可能遭受澇災、干旱、病蟲害、早霜等威脅,不利于玉米大豆生長發育和產量形成。為減少災害損失、促進灌漿成熟、提高單產水平,全國農技中心特制定玉米大豆“一噴多促”技術指導意見。(全國農技推廣微信號)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