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過去的一周,哪些食品行業動態值得重點關注?資訊一周熱聞(2023.09.10—09.16)帶您了解食品行業熱點。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公布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司負責同志就《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了《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秘書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飲浪費工作的通知 為弘揚勤儉節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決制止婚宴餐飲浪費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現就進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飲浪費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關于公開征求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公告的意見 為進一步規范氨基酸類物質在特殊膳食用食品中的使用,促進我國食品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前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起草了關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的規定,擬以公告的形式發布,現公開征求意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將至。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節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風險意識,壓緊壓實企業主體和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和抽檢監測,全力排查風險隱患,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假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的通知|關于《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的解讀 為引導企業落實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主體責任,提高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意識和管理水平,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3.09.04-09.10) 2023年09月04日-09月10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茅臺瑞幸醬香拿鐵”上架開賣引熱議;巴奴旗下火鍋品牌賣“假羊肉”事件;高校食堂用鴨肉冒充牛羊肉被罰27萬 學校致歉;活牛被強行灌水、肉品銷往多地?東莞通報;無錫學生午餐使用過期食材?當地兩部門發文澄清;河南一小學涉嫌違規征訂學生飲用奶 官方通報;網傳“云南一高中多名學生就餐后被送醫” 官方通報;小學午托餐疑似吃出“創可貼” 配餐公司致歉;“高校食堂一檔口因飯菜售價低于13元不漲價被罰”引關注;靈隱寺否認推出奶茶:純屬商家個人行為。()
判了!科爾沁區首個終身從業禁止令! 近日,通遼市科爾沁區人民法院宣判了被告人趙某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依法判處趙某某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的同時,判令趙某某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這是科爾沁區首個終身從業禁止令,對震懾食品安全犯罪、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科爾沁區人民法院微信號)
無錫市梁溪區教育局就網友反映一小學午餐使用了過期食材的情況通報|無錫一學校食堂給孩子吃過期牛柳?惠山區市場監管局通報 2023年9月8日14時50分,有網友反映梁溪區連元街小學午餐使用了過期食材。接到相關反映后,無錫市梁溪區教育局高度重視,迅速赴學校了解相關情況,并第一時間聯系涉事企業所在地的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開展調查。(梁溪教育微信號)
深圳一顧客稱烤肉時流出粉色奶油狀液體,商家:這是血水,屬正常現象……最新通報!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在深圳龍崗一烤肉店烤肉時,烤盤上五花肉流出詭異粉色液體,質疑店家使用合成肉……該店家回應,粉色液體是原本肉里的血水,店里的肉買來都要放進冰箱凍硬后才會拿出來用機器切片,從冰箱里拿出來會有水分,烤的時候肉會軟化流出湯汁。9月14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監管局立即前往該店現場核實。經核查,“金某萊碳烤肉。創意韓料(華為店)”持有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執法人員現場檢查該店使用的“五花肉”產品只有一種,系從智利進口的凍品,產品索證索票齊全;后廚有凍肉切割工具,未發現無合法來源肉類產品。同時,執法人員對該五花肉的供應商進行了核實,該五花肉的供應渠道屬實。(深圳市場監管微信號)
廣東檢出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9月12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第27期通告,通報不合格食品17批次,檢出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超范圍使用及其他指標等問題。()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答復|三七粉是否屬于農產品? 關于三七粉是否屬于農產品的咨詢,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答復。(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快看看您的企業標準是否需要修訂 2023年9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原《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同時廢止。《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在企業標準制修訂和公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可能影響企業目前在使用的企業標準。新規生效后,對于不符合新規的企業標準,將面臨整改或通報,甚至被強制廢止。在下文做一些簡要介紹。()
維生素知多少 現如今,市場上各種各樣的維生素產品讓人應接不暇,維生素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廣泛存在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等各類食品中,那么,常見的維生素如何分類?國家對各類食品中維生素應用有什么規定呢?以及各類食品中維生素功能有何不同?整理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中國消費者咖啡因認知調查:過半消費者不知道茶中含咖啡因 最近,不少網友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紛紛下肚,但網上關于“奶茶”的緋聞也一直不斷,比如“一杯奶茶的咖啡因相當于 7 罐紅牛”“ 一杯奶茶咖啡因含量等于 4 杯咖啡”“奶茶會導致失眠”“一杯奶茶清醒到天亮”等說法,引起消費者擔憂。根據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開展的《中國消費者咖啡因認知及態度調查(2023)顯示,52.15%的人不知道茶中含有咖啡因。(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微信號)
銷售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有了新規定 6月15日頒布的《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市場監管總局令第78號),對銷售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明確了新要求,向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的經營企業,應當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進行備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部署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工作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對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工作進行部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蘇消有話講 | 新鮮事!預制菜進入線下餐廳? 近日,有關預制菜的消息不斷映入眼簾,“線下餐廳也用預制菜了”、“預制菜進校園”……蘇消保發布微調查,了解消費者對線下餐廳、飯店使用預制菜的態度看法。調查結果顯示:62.8%的消費者在外出就餐過程中遇到過飯店、餐廳使用預制菜;53.2%的消費者反對飯店、餐廳使用預制菜,表示去餐廳就是想吃新鮮菜品;65.6%的消費者認為飯店、餐廳使用預制菜應當提前告知;78.1%的消費者反映線下飯店、餐廳針對使用預制菜這一情況未做到提前告知;消費者普遍認為預制菜與現做菜存在差別,主要體現在質量、分量、口味等方面。(江蘇省消保委微信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冰皮月餅和冷凍桃子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4批次食品不合格。()
俄羅斯對我國某食品生產企業產品實施進口禁令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9月12日消息:因產品中再次被檢出被禁以及有害物質,該局發布№ ФС-АРв-7/5460-3 號指令,宣布自9月17日起對我國某食品生產企業的產品實施進口禁令。()
我國出口棒棒糖在意大利被扣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9月11日,意大利通報我國出口棒棒糖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松花蛋銅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9月8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松花蛋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重金屬的含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3年9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9月10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食品涉及葡萄酒、開心果冰激淋、冷凍榴蓮、冷凍牛舌、生鮮杏仁等。()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36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36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5例。據通報,不合格炒菜銷至了比利時和盧森堡。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過敏原的存在,檢查產品中獸藥的殘留情況,注意產品中重金屬的含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3年7月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近日,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更新7月份進口食品違規情況,通報我國5批次產品不合格。產品涉及海帶/干海藻、白胡椒、黑胡椒、烤花生、新鮮荔枝、凍干檸檬片。()
我國出口冷凍大蒜被檢出2-氯乙醇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9月14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冷凍大蒜不合格。據通報,不合格冷凍大蒜銷至了比利時、法國、德國、愛爾蘭、荷蘭、西班牙和瑞士。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12家俄羅斯漁業實體獲得對華出口資質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9月11日官網消息:根據該局與中國海關總署協商溝通結果,12家俄羅斯漁業實體,包括企業和漁船獲得對華出口權,相關注冊通過CIFER系統進行。()
尼加拉瓜禁止對華出口牛肉中使用“瘦肉精” 尼加拉瓜政府9月8日在《政府公報》(La Gaceta)上發布行政決議稱,尼加拉瓜向中國出口的牛肉產品中,禁止使用獸藥“齊帕特羅”(Zilpaterol,一種“瘦肉精”)。(南美僑報網)
泰國海鮮有望獲得更多中國市場份額 據泰國星暹日報9月6日報道,中國海關自今年8月24日起暫停從日本進口水產品,泰國將有機會出口更多的海鮮產品,并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份額,以彌補禁止日本進口后缺失的市場份額。泰國良好的產品質量將增加其在中國市場的占比,部分水產品將受益,增加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如新鮮、冰藏、冷凍和加工的魷魚、貝類、魚類和蝦。(商務部)
首批馬來西亞菠蘿蜜本周末運抵中國 近日,馬來西亞農業及糧食安全部副部長陳泓縑表示,首柜馬來西亞菠蘿蜜將于本周出口中國。這些菠蘿蜜將在本周末運抵,并在9月16日至19日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進行展示。(國際果蔬報道)
2023年前8個月越南大米出口創下紀錄 越南海關總局表示,2023年前8個月,越南大米出口量達600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據此,進口市場中,菲律賓、中國、印度尼西亞、加納是越南大米進口最多的國家,市場增速是去年同期的15倍多。(越南人民報網)
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8月回落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9月8日發布最新報告顯示,由于除大米和食糖以外的食品價格指數本月均出現下跌,國際食品價格指數8月回落。(聯合國糧農組織微信號)
三、食品科技
食品領域2023年度第一批廣西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公示 9月8日,廣西自治區科技廳公示了2023年度第一批廣西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其中,食品領域通過63項、暫緩通過13項、未通過8項。()
蜂王漿品種溯源鑒別技術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產品加工與功能評價團隊利用穩定同位素技術結合機器學習技術揭示了不同花期(如油菜、荊條和芝麻)蜂王漿的差異,并分析了環境因子對其δ13C、δ15N、δ2H和δ18O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系統闡述牦牛肉和牦牛奶識別與溯源科研進展 近期,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畜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室”創新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了關于牦牛肉和牦牛奶識別與溯源科研進展的綜述。該綜述全面闡述了牦牛肉奶的營養特性和食用品質,詳細討論了牦牛肉奶的產地溯源和真實性識別技術,并提出了今后針對牦牛肉奶功能挖掘、質量控制等領域研究的新視角,為人們全面認識和了解牦牛產品,促進科技創新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
研究揭示環指蛋白20促進豬快肌纖維形成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科技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了環指蛋白20(RNF20)通過軟脂酰溶血卵磷脂促進豬快肌纖維形成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細胞分子生物學(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公布 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創新司負責同志就《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了《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將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民政部辦公廳中央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秘書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飲浪費工作的通知 為弘揚勤儉節約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決制止婚宴餐飲浪費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現就進一步做好制止婚宴餐飲浪費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關于公開征求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公告的意見 為進一步規范氨基酸類物質在特殊膳食用食品中的使用,促進我國食品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在前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起草了關于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的規定,擬以公告的形式發布,現公開征求意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做好2023年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2023年中秋節、國慶節將至。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高度重視節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堅持問題導向,強化風險意識,壓緊壓實企業主體和屬地管理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和抽檢監測,全力排查風險隱患,嚴懲違法違規行為,切實保障食品安全,確保人民群眾度過歡樂祥和的節日假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印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的通知|關于《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的解讀 為引導企業落實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主體責任,提高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意識和管理水平,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市場監管總局印發《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3.09.04-09.10) 2023年09月04日-09月10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茅臺瑞幸醬香拿鐵”上架開賣引熱議;巴奴旗下火鍋品牌賣“假羊肉”事件;高校食堂用鴨肉冒充牛羊肉被罰27萬 學校致歉;活牛被強行灌水、肉品銷往多地?東莞通報;無錫學生午餐使用過期食材?當地兩部門發文澄清;河南一小學涉嫌違規征訂學生飲用奶 官方通報;網傳“云南一高中多名學生就餐后被送醫” 官方通報;小學午托餐疑似吃出“創可貼” 配餐公司致歉;“高校食堂一檔口因飯菜售價低于13元不漲價被罰”引關注;靈隱寺否認推出奶茶:純屬商家個人行為。()
判了!科爾沁區首個終身從業禁止令! 近日,通遼市科爾沁區人民法院宣判了被告人趙某某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案,依法判處趙某某有期徒刑并處罰金的同時,判令趙某某自刑罰執行完畢之日起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這是科爾沁區首個終身從業禁止令,對震懾食品安全犯罪、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大意義。(科爾沁區人民法院微信號)
無錫市梁溪區教育局就網友反映一小學午餐使用了過期食材的情況通報|無錫一學校食堂給孩子吃過期牛柳?惠山區市場監管局通報 2023年9月8日14時50分,有網友反映梁溪區連元街小學午餐使用了過期食材。接到相關反映后,無錫市梁溪區教育局高度重視,迅速赴學校了解相關情況,并第一時間聯系涉事企業所在地的市場監管、公安等部門開展調查。(梁溪教育微信號)
深圳一顧客稱烤肉時流出粉色奶油狀液體,商家:這是血水,屬正常現象……最新通報! 近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在深圳龍崗一烤肉店烤肉時,烤盤上五花肉流出詭異粉色液體,質疑店家使用合成肉……該店家回應,粉色液體是原本肉里的血水,店里的肉買來都要放進冰箱凍硬后才會拿出來用機器切片,從冰箱里拿出來會有水分,烤的時候肉會軟化流出湯汁。9月14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龍崗監管局立即前往該店現場核實。經核查,“金某萊碳烤肉。創意韓料(華為店)”持有合法有效的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執法人員現場檢查該店使用的“五花肉”產品只有一種,系從智利進口的凍品,產品索證索票齊全;后廚有凍肉切割工具,未發現無合法來源肉類產品。同時,執法人員對該五花肉的供應商進行了核實,該五花肉的供應渠道屬實。(深圳市場監管微信號)
廣東檢出1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食品添加劑等問題 9月12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3年第27期通告,通報不合格食品17批次,檢出微生物污染、農獸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超范圍使用及其他指標等問題。()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答復|三七粉是否屬于農產品? 關于三七粉是否屬于農產品的咨詢,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答復。(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快看看您的企業標準是否需要修訂 2023年9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原《企業標準化管理辦法》同時廢止。《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在企業標準制修訂和公開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可能影響企業目前在使用的企業標準。新規生效后,對于不符合新規的企業標準,將面臨整改或通報,甚至被強制廢止。在下文做一些簡要介紹。()
維生素知多少 現如今,市場上各種各樣的維生素產品讓人應接不暇,維生素作為人體必需的微量營養素,廣泛存在于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等各類食品中,那么,常見的維生素如何分類?國家對各類食品中維生素應用有什么規定呢?以及各類食品中維生素功能有何不同?整理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
中國消費者咖啡因認知調查:過半消費者不知道茶中含咖啡因 最近,不少網友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紛紛下肚,但網上關于“奶茶”的緋聞也一直不斷,比如“一杯奶茶的咖啡因相當于 7 罐紅牛”“ 一杯奶茶咖啡因含量等于 4 杯咖啡”“奶茶會導致失眠”“一杯奶茶清醒到天亮”等說法,引起消費者擔憂。根據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開展的《中國消費者咖啡因認知及態度調查(2023)顯示,52.15%的人不知道茶中含有咖啡因。(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微信號)
銷售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有了新規定 6月15日頒布的《食品經營許可和備案管理辦法》(市場監管總局令第78號),對銷售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中的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明確了新要求,向醫療機構、藥品零售企業銷售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的經營企業,應當取得食品經營許可或者進行備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市場監管總局部署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工作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23年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對中秋、國慶期間食品安全工作進行部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蘇消有話講 | 新鮮事!預制菜進入線下餐廳? 近日,有關預制菜的消息不斷映入眼簾,“線下餐廳也用預制菜了”、“預制菜進校園”……蘇消保發布微調查,了解消費者對線下餐廳、飯店使用預制菜的態度看法。調查結果顯示:62.8%的消費者在外出就餐過程中遇到過飯店、餐廳使用預制菜;53.2%的消費者反對飯店、餐廳使用預制菜,表示去餐廳就是想吃新鮮菜品;65.6%的消費者認為飯店、餐廳使用預制菜應當提前告知;78.1%的消費者反映線下飯店、餐廳針對使用預制菜這一情況未做到提前告知;消費者普遍認為預制菜與現做菜存在差別,主要體現在質量、分量、口味等方面。(江蘇省消保委微信號)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冰皮月餅和冷凍桃子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4批次食品不合格。()
俄羅斯對我國某食品生產企業產品實施進口禁令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9月12日消息:因產品中再次被檢出被禁以及有害物質,該局發布№ ФС-АРв-7/5460-3 號指令,宣布自9月17日起對我國某食品生產企業的產品實施進口禁令。()
我國出口棒棒糖在意大利被扣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9月11日,意大利通報我國出口棒棒糖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松花蛋銅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9月8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松花蛋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重金屬的含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3年9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9月10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不合格食品涉及葡萄酒、開心果冰激淋、冷凍榴蓮、冷凍牛舌、生鮮杏仁等。()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36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36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5例。據通報,不合格炒菜銷至了比利時和盧森堡。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過敏原的存在,檢查產品中獸藥的殘留情況,注意產品中重金屬的含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3年7月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 近日,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更新7月份進口食品違規情況,通報我國5批次產品不合格。產品涉及海帶/干海藻、白胡椒、黑胡椒、烤花生、新鮮荔枝、凍干檸檬片。()
我國出口冷凍大蒜被檢出2-氯乙醇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3年9月14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冷凍大蒜不合格。據通報,不合格冷凍大蒜銷至了比利時、法國、德國、愛爾蘭、荷蘭、西班牙和瑞士。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12家俄羅斯漁業實體獲得對華出口資質 俄羅斯聯邦獸醫和植物衛生監督局9月11日官網消息:根據該局與中國海關總署協商溝通結果,12家俄羅斯漁業實體,包括企業和漁船獲得對華出口權,相關注冊通過CIFER系統進行。()
尼加拉瓜禁止對華出口牛肉中使用“瘦肉精” 尼加拉瓜政府9月8日在《政府公報》(La Gaceta)上發布行政決議稱,尼加拉瓜向中國出口的牛肉產品中,禁止使用獸藥“齊帕特羅”(Zilpaterol,一種“瘦肉精”)。(南美僑報網)
泰國海鮮有望獲得更多中國市場份額 據泰國星暹日報9月6日報道,中國海關自今年8月24日起暫停從日本進口水產品,泰國將有機會出口更多的海鮮產品,并在中國市場獲得更多份額,以彌補禁止日本進口后缺失的市場份額。泰國良好的產品質量將增加其在中國市場的占比,部分水產品將受益,增加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如新鮮、冰藏、冷凍和加工的魷魚、貝類、魚類和蝦。(商務部)
首批馬來西亞菠蘿蜜本周末運抵中國 近日,馬來西亞農業及糧食安全部副部長陳泓縑表示,首柜馬來西亞菠蘿蜜將于本周出口中國。這些菠蘿蜜將在本周末運抵,并在9月16日至19日在南寧舉行的中國-東盟博覽會上進行展示。(國際果蔬報道)
2023年前8個月越南大米出口創下紀錄 越南海關總局表示,2023年前8個月,越南大米出口量達600萬噸,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20%。據此,進口市場中,菲律賓、中國、印度尼西亞、加納是越南大米進口最多的國家,市場增速是去年同期的15倍多。(越南人民報網)
聯合國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8月回落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糧農組織)9月8日發布最新報告顯示,由于除大米和食糖以外的食品價格指數本月均出現下跌,國際食品價格指數8月回落。(聯合國糧農組織微信號)
三、食品科技
食品領域2023年度第一批廣西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公示 9月8日,廣西自治區科技廳公示了2023年度第一批廣西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其中,食品領域通過63項、暫緩通過13項、未通過8項。()
蜂王漿品種溯源鑒別技術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資源昆蟲產品加工與功能評價團隊利用穩定同位素技術結合機器學習技術揭示了不同花期(如油菜、荊條和芝麻)蜂王漿的差異,并分析了環境因子對其δ13C、δ15N、δ2H和δ18O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系統闡述牦牛肉和牦牛奶識別與溯源科研進展 近期,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畜產品質量安全研究室”創新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發表了關于牦牛肉和牦牛奶識別與溯源科研進展的綜述。該綜述全面闡述了牦牛肉奶的營養特性和食用品質,詳細討論了牦牛肉奶的產地溯源和真實性識別技術,并提出了今后針對牦牛肉奶功能挖掘、質量控制等領域研究的新視角,為人們全面認識和了解牦牛產品,促進科技創新開展具有重要意義。(中國農業科學院質標所)
研究揭示環指蛋白20促進豬快肌纖維形成的分子機制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動物基因工程與種質創新科技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了環指蛋白20(RNF20)通過軟脂酰溶血卵磷脂促進豬快肌纖維形成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細胞分子生物學(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