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國慶假期期間,有哪些食品行業動態值得重點關注?資訊國慶期間熱聞(2023.09.24—10.07)帶您了解食品行業熱點。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茶葉》(GB 31608-2023)等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的公告(2023年 第6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現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茶葉》(GB31608-2023)等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保健食品原料 大豆分離蛋白 乳清蛋白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的公告(2023年第43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大豆分離蛋白》《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乳清蛋白》,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保健食品原料 大豆分離蛋白 乳清蛋白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現予公告,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3年第123號(關于解除俄羅斯符合檢疫要求豬肉輸華限制的公告)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非洲豬瘟區域化管理要求的俄羅斯豬肉輸華。原質檢總局、原農業部2008年第125號公告對上述產品的限制措施不再執行。(海關總署)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散裝食品銷售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的通知(皖市監食流〔2023〕2號) 為進一步加強散裝食品銷售質量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照學習滬蘇浙有關散裝食品的監管政策和舉措,制定了《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散裝食品銷售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2023年9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3年9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瑞幸茅臺發售“醬香拿鐵”引爆全網;巴奴旗下火鍋品牌賣“假羊肉”事件;“烤肉流出粉色液體被質疑是合成肉”引關注 官方通報;活牛被強行灌水、肉品銷往多地?東莞通報;校園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知名品牌被曝喝出蜘蛛 公司回應;官方辟謠“養生專家”稱“植物油不能吃”言論;“高鐵乘客花35買盒飯發現標價15”引熱議;400人赴喜宴近百人中毒 官方通報;“五個女博士”廣告發布商被罰款20萬。()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3.09.18-09.24) 2023年09月18日-09月24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深圳一學校家長突擊檢查校外配餐公司發現全是凍肉?學校通報;廣州一小學配餐用凍肉引擔憂 多方回應;400人赴喜宴近百人中毒 官方通報;河北一學校疑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官方回應;市監所回應買一百元螃蟹袋子11元;上海一飯店用鴨肉預制菜制作牛柳被罰5萬;“天然呆奶茶公司被強執130萬”上熱搜;“1元秒殺788元套餐到店被趕走”引熱議。()
云南法院發布涉食品藥品8個典型案例 食品領域案例6起 2022年云南省法院共審結涉食品藥品案件205件,判決生效198件729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36人。當前,云南省法院受理的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有三種犯罪類型比較突出:一是在加工制作食品過程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使用非食品原料;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過程中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二是違法犯罪分子低價收購死因不明、病殘牲畜,屠宰加工后在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的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地銷售牟利問題時有發生。三是使用非食品原料勾兌白酒及制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出售牟利等違法犯罪活動問題依然存在。(云南高院微信號)
2023年全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檢出不合格月餅32批次,同比增長128.6% 為切實保障“中秋”節日食品安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各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開展了月餅專項監督抽檢,不完全統計發現,截止到9月28日,各地共抽檢月餅3560批次,其中,不合格月餅32批次,比去年同期的14批次增長128.6%。()
現做散裝食品被質疑“三無”要求十倍賠償,法院是否該支持訴求? 食品安全是消費者在購買食物時最關心的問題,查看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是許多消費者的習慣。但是市場中商家現做散裝食品自行包裝,并沒有標注嚴格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這樣的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近日,徐州泉山法院審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消費者王某某因購買現做散裝食品,以商家銷售“三無”產品將商家訴至法院,要求商家退款并十倍賠償。那么,涉案食品究竟算不算“三無”?消費者主張的十倍賠償又是否合法合理?(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法院微信號)
判了!一女子售賣有毒壯陽藥獲刑6個月 2022年1月,被告人楊某的成人用品店在渠縣開張,由于生意不佳,8月,她開始銷售“堅硬王”“猛男一號”“西洋參蟲草片”等性保健食品。11月,公安機關現場查獲尚未售出的各類性保健食品16種,已銷售金額3000余元。經抽樣檢驗,“西洋參蟲草片”含有西地那非成分,檢驗不合格。(渠縣人民法院微信號)
網購清酒竟產自國家禁止進口食品的地區 消費者要求賣家退貨獲支持 北京四中院曾審結一起涉核輻射區食品的網購案件,消費者小孟網購了數瓶日本進口清酒,卻發現該清酒的原材料產區位于日本新瀉縣,屬于國家規定的禁售區食品。小孟為此將賣家告上法庭,最終法院認定該商品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食品安全標準,判決賣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北京四中院微信號)
【以案說法】食品預包裝瑕疵是否當然適用“十倍懲罰性賠償”? 劉某在衡東縣某藝術館購買普洱茶二餅,產品上標明了產品名稱、產品原料、產地、凈含量、貯存條件、保質期、生產地址、生產日期,但標簽上無產品標準代號,生產許可證編號,劉某以食品安全標準問題為由要求退回貨款并以十倍進行賠償,因協商退賠問題未果,劉某遂訴至法院。(湖南省衡東縣人民法院微信號)
守護中秋味道 月餅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出爐 秋風徐徐,盈月高懸,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中秋月餅,作為中秋傳統的象征,它不僅是一種美味的享受,更是凝結著人們滿滿的思念和祝福。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利益,市場監管部門紛紛加大了月餅的抽檢力度。收集匯總了近三年國家、各省及直轄市、地級市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月餅抽檢信息,經統計分析形成報告,從月餅抽檢總體情況、月餅抽檢不合格項目、月餅各抽檢環節統計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2023年9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3年9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國家食品安風險評估中心、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整理匯總如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茶葉》(GB 31608-2023)等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發布;《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生鮮食用農產品》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銷售標簽被涂抹刮擦的預包裝食品案件定性問題的復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公開征求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公告的意見等。()
禁止使用添加劑!首個茶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布 茶,中國文化的瑰寶,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禮”“茶道”“茶 藝”,茶在中國具有重要地位。國家標準《茶葉分類》(GB/T 30766-2014)以 加工工藝、產品特性為主,結合茶樹品種、鮮葉原料、生產地域等將茶葉分為綠 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以及再加工茶等。 恰逢中秋、國慶佳節將至,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聯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茶葉》(GB 31608-2023),是我國茶葉的首個強 制執行的產品標準,該標準將于 2024年9月6日正式實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85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2023年第6號公告,發布85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23)修訂解讀 2023年9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發布了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其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23)是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10)的修訂,規定了乳制品生產過程中原料采購、加工、包裝、貯存和運輸等環節的場所、設施、人員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準則。將2023版與現行有效的2010版主要變化點進行梳理分析。()
9月海關出了哪些新政 9月海關出了哪些新政,涉及關于進口尼加拉瓜牛肉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關于防止阿曼口蹄疫傳入我國的公告;關于進口貝寧鮮食菠蘿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關于進口委內瑞拉咖啡豆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等。(海關發布微信號)
2023年10月共有72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10月共有72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代替標準28項,新增標準44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61.11%。10月起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31項,地方標準27項,團體標準14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云南、重慶、青海、河南、北京、湖北、貴州。()
食品工業用菌種制劑:強制性標準來了 9 月 25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 85 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加工用菌種制劑》(GB 31639-2023)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加工用菌種制劑生產衛生規范》(GB 31612-2023)兩項菌種制劑相關標準。為方便行業了解食品工業用菌種制劑的新標準要求,梳理了兩項標準中需要企業特別關注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答復|關于促進保健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盧慶國代表提出的《關于促進保健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現答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餐飲企業2023年半年報:呷哺呷哺、百勝中國、海底撈、全聚德等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 近日,食品行業各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陸續公布,整理了14家餐飲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其中,呷哺呷哺、百勝中國、九毛九、唐宮中國、味千(中國)、廣州酒家、味知香、海底撈、西安飲食、全聚德、上海小南國、太興集團、同慶樓13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巴比食品增收不增利。()
速凍食品企業2023年半年報: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營收凈利雙增長;海欣食品增收不增利 近日,食品行業各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悉數公布,整理了安井食品、三全食品、海欣食品、廣州酒家、惠發食品、西安飲食6家速凍食品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
休閑食品企業2023年半年報:三只松鼠、鹽津鋪子、絕味食品、周黑鴨等凈利潤同比增長;好想你上半年凈利潤虧損1823.29萬元 近日,整理了三只松鼠、洽洽食品、鹽津鋪子、甘源食品、良品鋪子、好想你、來伊份、有友食品、親親食品、絕味食品、周黑鴨、勁仔食品、煌上煌、桂發祥共14家休閑食品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一起來看看。()
農牧企業2023年半年報(一):牧原股份上半年凈利潤虧損27.79億元;溫氏股份凈利潤同比減少33.07%|農牧企業2023年半年報(二) 近日,農牧企業各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陸續公布,整理了14家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涉及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傲農生物、立華股份、正虹科技、中糧家佳康、大北農、天康生物、唐人神、新五豐、羅牛山、金新農。()
糧油企業2023年半年報(一):金龍魚上半年凈利潤9.66億元;克明食品凈利潤同比減少80.79%|糧油企業2023年半年報(二) 近日,食品行業各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悉數公布,整理了9家糧油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涉及農發種業、蘇墾農發、克明食品、萬向德農、北大荒、荃銀高科、登海種業、新農開發、金龍魚。()
重磅!食品接觸用油墨標準來了
2023年9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2023年第6號公告),其中包括首次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油墨》(GB 4806.14-2023)。對該標準進行了簡要介紹,并整理了我國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標準體系,供大家參考。()
2023版《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與2010版比對解讀
2023年9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2023年第6號公告的形式新發布了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其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 23790-2023)是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 23790-2010)的修訂,規定了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過程中原料采購、加工、包裝、貯存和運輸等環節的場所、設施、人員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準則。將2023版與現行有效的2010版主要變化點進行梳理分析,供行業參考。()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注意!進口餅干非法添加甜味劑 2023年9月26日,臺灣食藥署發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顯示,羅馬尼亞一批次餅干(蜂蜜牛奶風味)非法添加甜味劑。()
我國出口芝麻在美國遭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冷凍蘆筍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一批次食品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39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39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6例。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糖果和生鮮胡蘿卜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7批次食品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3年10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0月6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
美國對我國出口青蛙腿和羅非魚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控制出口產品中的獸藥殘留,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
2.國際食品
日本吉田屋便當中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近400人中毒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當地時間9月26日報道,日本青森縣八戶市保健所在當天的記者會上稱,目前已有394人在食用“吉田屋”生產的便當后出現食物中毒癥狀。(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導致日本海鮮對華出口量下降超七成 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財務省的最新數據報道,中國8月份從日本進口的魚類和海鮮比去年同月減少了75.7%。從絕對數字來看,日本對中國的海鮮出口規模下降到21.8億日元(1500萬美元)。 此前,根據初步數據,8月份對中國的海鮮出口下降估計為67%。(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菲律賓榴蓮供不應求,在華價格達本土7倍 9月16日至20日在中國南寧舉行的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來自自菲律賓的15家參展商創造了至少800萬美元的銷售額。菲律賓“Puyat”榴蓮品種成為暢銷商品,在貿易博覽會上,一公斤新鮮榴蓮的售價為700比索,約90元人民幣。而在菲律賓達沃市,一公斤的價格僅為100-125比索之間,榴蓮在華售價幾乎是在菲律賓本土的7倍。(國際果蔬報道)
哥倫比亞牛肉敲開中國市場大門 近日,正在中國進行訪問的哥倫比亞農業部長詹尼弗·莫西卡(Jhenifer Mojica)表示,中國批準了哥倫比亞對其出口牛肉的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要求議定書,打開了哥倫比亞通往14億人口市場的大門。(南美僑報網)
中國是越南第一大果蔬進口市場 中國是越南農林水產品第一大進口市場。中國同時也是越南第一大果蔬進口市場,越南果蔬對中國出口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勢頭。(越南人民報網)
歐亞經濟聯盟修訂《肉及肉制品安全》技術法規 歐亞經濟委員會修訂《肉及肉制品安全》技術法規:明確制定了在聯盟境內銷售的肉類和肉制品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含量的允許誤差范圍要求。()
三、食品科技
2022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評審推薦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11項 9月25日,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2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評審推薦項目,食品領域有11項,包括自然科學獎3項、科學技術進步獎8項。公示時間:2023年9月25日—10月12日。()
河南農大張改平院士團隊在水稻生產豬瘟超級疫苗及解析其超強免疫效果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院士團隊在權威雜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發表了題“Rice-produced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glycoprotein E2 with herringbone-dimer design to enhance immune respons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以水稻胚乳表達經典豬瘟病毒E2為例,描述了一種簡單、高效的疫苗設計策略。通過水稻表達“人字形”E2二聚體(ht-rE2 dimer),闡明水稻表達系統具備精準表達體外設計蛋白的潛力。其表達E2二聚體具有病毒囊膜蛋白的天然構象和高效的抗原活性,同時具備安全性、易于大規模生產和低成本的特點。本研究為水稻生產動物疫苗的分子設計提供理論依據。(河南農業大學)
2023年寧夏自治區縣域科技成果引進示范推廣項目(第二批) 立項公示 食品領域有37項 9月25日,寧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3年自治區縣域科技成果引進示范推廣項目(第二批)立項項目,食品領域有37項。()
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教授團隊聯合龐衛軍教授團隊在中國黃牛基因組組裝與結構變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教授與龐衛軍教授團隊合作在《Genome Biology》在線發表題為 “Structural variation and introgression from wild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n cattle genomes confer adaptation to local environment”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以海南牛和蒙古牛作為東亞瘤牛和東亞普通牛的代表性品種,組裝了2個高質量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結合群體水平的二代和三代重測序數據以及ATAC-seq、RNA-seq、ChIP-seq、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多種方法,發現了影響中國黃牛環境適應性的重要結構變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茶葉》(GB 31608-2023)等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的公告(2023年 第6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現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茶葉》(GB31608-2023)等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市場監管總局關于發布《保健食品原料 大豆分離蛋白 乳清蛋白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的公告(2023年第43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大豆分離蛋白》《保健食品原料目錄 乳清蛋白》,市場監管總局制定了《保健食品原料 大豆分離蛋白 乳清蛋白備案產品劑型及技術要求》,現予公告,自2023年10月1日起施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海關總署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3年第123號(關于解除俄羅斯符合檢疫要求豬肉輸華限制的公告) 根據風險評估結果,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允許符合非洲豬瘟區域化管理要求的俄羅斯豬肉輸華。原質檢總局、原農業部2008年第125號公告對上述產品的限制措施不再執行。(海關總署)
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印發《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散裝食品銷售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的通知(皖市監食流〔2023〕2號) 為進一步加強散裝食品銷售質量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照學習滬蘇浙有關散裝食品的監管政策和舉措,制定了《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散裝食品銷售質量安全管理規范》。(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2、食品安全·曝光臺
2023年9月食品行業輿情盤點 2023年9月食品行業輿情信息如下:瑞幸茅臺發售“醬香拿鐵”引爆全網;巴奴旗下火鍋品牌賣“假羊肉”事件;“烤肉流出粉色液體被質疑是合成肉”引關注 官方通報;活牛被強行灌水、肉品銷往多地?東莞通報;校園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知名品牌被曝喝出蜘蛛 公司回應;官方辟謠“養生專家”稱“植物油不能吃”言論;“高鐵乘客花35買盒飯發現標價15”引熱議;400人赴喜宴近百人中毒 官方通報;“五個女博士”廣告發布商被罰款20萬。()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2023.09.18-09.24) 2023年09月18日-09月24日食品行業輿情信息有:深圳一學校家長突擊檢查校外配餐公司發現全是凍肉?學校通報;廣州一小學配餐用凍肉引擔憂 多方回應;400人赴喜宴近百人中毒 官方通報;河北一學校疑發生食物中毒事件 官方回應;市監所回應買一百元螃蟹袋子11元;上海一飯店用鴨肉預制菜制作牛柳被罰5萬;“天然呆奶茶公司被強執130萬”上熱搜;“1元秒殺788元套餐到店被趕走”引熱議。()
云南法院發布涉食品藥品8個典型案例 食品領域案例6起 2022年云南省法院共審結涉食品藥品案件205件,判決生效198件729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136人。當前,云南省法院受理的涉食品藥品安全案件,有三種犯罪類型比較突出:一是在加工制作食品過程中,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質、使用非食品原料;在食用農產品種植養殖過程中使用禁限用農藥、獸藥。二是違法犯罪分子低價收購死因不明、病殘牲畜,屠宰加工后在農村地區、城鄉結合部的批發市場、集貿市場等地銷售牟利問題時有發生。三是使用非食品原料勾兌白酒及制售假冒知名品牌白酒出售牟利等違法犯罪活動問題依然存在。(云南高院微信號)
2023年全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檢出不合格月餅32批次,同比增長128.6% 為切實保障“中秋”節日食品安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各地(省/自治區/直轄市)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開展了月餅專項監督抽檢,不完全統計發現,截止到9月28日,各地共抽檢月餅3560批次,其中,不合格月餅32批次,比去年同期的14批次增長128.6%。()
現做散裝食品被質疑“三無”要求十倍賠償,法院是否該支持訴求? 食品安全是消費者在購買食物時最關心的問題,查看食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許可證編號等是許多消費者的習慣。但是市場中商家現做散裝食品自行包裝,并沒有標注嚴格的保質期和生產日期,這樣的食品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近日,徐州泉山法院審理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消費者王某某因購買現做散裝食品,以商家銷售“三無”產品將商家訴至法院,要求商家退款并十倍賠償。那么,涉案食品究竟算不算“三無”?消費者主張的十倍賠償又是否合法合理?(徐州市泉山區人民法院微信號)
判了!一女子售賣有毒壯陽藥獲刑6個月 2022年1月,被告人楊某的成人用品店在渠縣開張,由于生意不佳,8月,她開始銷售“堅硬王”“猛男一號”“西洋參蟲草片”等性保健食品。11月,公安機關現場查獲尚未售出的各類性保健食品16種,已銷售金額3000余元。經抽樣檢驗,“西洋參蟲草片”含有西地那非成分,檢驗不合格。(渠縣人民法院微信號)
網購清酒竟產自國家禁止進口食品的地區 消費者要求賣家退貨獲支持 北京四中院曾審結一起涉核輻射區食品的網購案件,消費者小孟網購了數瓶日本進口清酒,卻發現該清酒的原材料產區位于日本新瀉縣,屬于國家規定的禁售區食品。小孟為此將賣家告上法庭,最終法院認定該商品不符合國家規定的食品安全標準,判決賣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北京四中院微信號)
【以案說法】食品預包裝瑕疵是否當然適用“十倍懲罰性賠償”? 劉某在衡東縣某藝術館購買普洱茶二餅,產品上標明了產品名稱、產品原料、產地、凈含量、貯存條件、保質期、生產地址、生產日期,但標簽上無產品標準代號,生產許可證編號,劉某以食品安全標準問題為由要求退回貨款并以十倍進行賠償,因協商退賠問題未果,劉某遂訴至法院。(湖南省衡東縣人民法院微信號)
守護中秋味道 月餅食品安全抽檢結果出爐 秋風徐徐,盈月高懸,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中秋月餅,作為中秋傳統的象征,它不僅是一種美味的享受,更是凝結著人們滿滿的思念和祝福。為了保護廣大消費者利益,市場監管部門紛紛加大了月餅的抽檢力度。收集匯總了近三年國家、各省及直轄市、地級市市場監管部門發布的月餅抽檢信息,經統計分析形成報告,從月餅抽檢總體情況、月餅抽檢不合格項目、月餅各抽檢環節統計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2023年9月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概述 2023年9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國家食品安風險評估中心、農業農村部等部門發布了一系列食品行業監管政策,整理匯總如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茶葉》(GB 31608-2023)等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發布;《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生鮮食用農產品》強制性國家標準發布;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銷售標簽被涂抹刮擦的預包裝食品案件定性問題的復函;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公開征求特殊膳食用食品中氨基酸管理公告的意見等。()
禁止使用添加劑!首個茶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發布 茶,中國文化的瑰寶,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茶禮”“茶道”“茶 藝”,茶在中國具有重要地位。國家標準《茶葉分類》(GB/T 30766-2014)以 加工工藝、產品特性為主,結合茶樹品種、鮮葉原料、生產地域等將茶葉分為綠 茶、紅茶、黃茶、白茶、烏龍茶、黑茶以及再加工茶等。 恰逢中秋、國慶佳節將至,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聯合發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茶葉》(GB 31608-2023),是我國茶葉的首個強 制執行的產品標準,該標準將于 2024年9月6日正式實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85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2023年第6號公告,發布85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23)修訂解讀 2023年9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新發布了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其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23)是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制品良好生產規范》(GB 12693-2010)的修訂,規定了乳制品生產過程中原料采購、加工、包裝、貯存和運輸等環節的場所、設施、人員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準則。將2023版與現行有效的2010版主要變化點進行梳理分析。()
9月海關出了哪些新政 9月海關出了哪些新政,涉及關于進口尼加拉瓜牛肉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關于防止阿曼口蹄疫傳入我國的公告;關于進口貝寧鮮食菠蘿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關于進口委內瑞拉咖啡豆植物檢疫要求的公告等。(海關發布微信號)
2023年10月共有72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 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10月共有72項食品及相關標準正式實施,其中,代替標準28項,新增標準44項,新增標準占標準總數的61.11%。10月起實施的標準中,國家標準31項,地方標準27項,團體標準14項。這些標準涉及產品或原料標準、規范規程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地方標準涉及云南、重慶、青海、河南、北京、湖北、貴州。()
食品工業用菌種制劑:強制性標準來了 9 月 25 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 85 項新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其中包括《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加工用菌種制劑》(GB 31639-2023)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加工用菌種制劑生產衛生規范》(GB 31612-2023)兩項菌種制劑相關標準。為方便行業了解食品工業用菌種制劑的新標準要求,梳理了兩項標準中需要企業特別關注的內容,供大家參考。()
答復|關于促進保健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盧慶國代表提出的《關于促進保健食品行業健康發展的建議》收悉。經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現答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餐飲企業2023年半年報:呷哺呷哺、百勝中國、海底撈、全聚德等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 近日,食品行業各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陸續公布,整理了14家餐飲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其中,呷哺呷哺、百勝中國、九毛九、唐宮中國、味千(中國)、廣州酒家、味知香、海底撈、西安飲食、全聚德、上海小南國、太興集團、同慶樓13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巴比食品增收不增利。()
速凍食品企業2023年半年報:安井食品、三全食品等營收凈利雙增長;海欣食品增收不增利 近日,食品行業各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悉數公布,整理了安井食品、三全食品、海欣食品、廣州酒家、惠發食品、西安飲食6家速凍食品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
休閑食品企業2023年半年報:三只松鼠、鹽津鋪子、絕味食品、周黑鴨等凈利潤同比增長;好想你上半年凈利潤虧損1823.29萬元 近日,整理了三只松鼠、洽洽食品、鹽津鋪子、甘源食品、良品鋪子、好想你、來伊份、有友食品、親親食品、絕味食品、周黑鴨、勁仔食品、煌上煌、桂發祥共14家休閑食品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一起來看看。()
農牧企業2023年半年報(一):牧原股份上半年凈利潤虧損27.79億元;溫氏股份凈利潤同比減少33.07%|農牧企業2023年半年報(二) 近日,農牧企業各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陸續公布,整理了14家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涉及牧原股份、溫氏股份、正邦科技、新希望、傲農生物、立華股份、正虹科技、中糧家佳康、大北農、天康生物、唐人神、新五豐、羅牛山、金新農。()
糧油企業2023年半年報(一):金龍魚上半年凈利潤9.66億元;克明食品凈利潤同比減少80.79%|糧油企業2023年半年報(二) 近日,食品行業各上市企業2023年半年報悉數公布,整理了9家糧油企業2023年上半年業績情況,涉及農發種業、蘇墾農發、克明食品、萬向德農、北大荒、荃銀高科、登海種業、新農開發、金龍魚。()
重磅!食品接觸用油墨標準來了
2023年9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2023年第6號公告),其中包括首次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用油墨》(GB 4806.14-2023)。對該標準進行了簡要介紹,并整理了我國的食品接觸材料及制品標準體系,供大家參考。()
2023版《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與2010版比對解讀
2023年9月2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以2023年第6號公告的形式新發布了85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3項修改單。其中《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 23790-2023)是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 23790-2010)的修訂,規定了嬰幼兒配方食品生產過程中原料采購、加工、包裝、貯存和運輸等環節的場所、設施、人員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準則。將2023版與現行有效的2010版主要變化點進行梳理分析,供行業參考。()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注意!進口餅干非法添加甜味劑 2023年9月26日,臺灣食藥署發布邊境查驗不合格食品名單顯示,羅馬尼亞一批次餅干(蜂蜜牛奶風味)非法添加甜味劑。()
我國出口芝麻在美國遭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提醒出口企業,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食品生產加工,保證食品的合規性和安全性,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的風險。()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冷凍蘆筍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一批次食品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3年第39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3年第39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6例。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日本通報我國出口糖果和生鮮胡蘿卜等產品不合格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消息,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通報顯示我國7批次食品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023年10月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10月6日更新) 近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更新輸日食品違反日本食品衛生法情況,通報多批次食品及相關產品不合格。()
美國對我國出口青蛙腿和羅非魚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兩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提醒相關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的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控制出口產品中的獸藥殘留,規避出口產品被扣留風險。()
2.國際食品
日本吉田屋便當中發現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近400人中毒 據日本廣播協會(NHK)當地時間9月26日報道,日本青森縣八戶市保健所在當天的記者會上稱,目前已有394人在食用“吉田屋”生產的便當后出現食物中毒癥狀。(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污水排放導致日本海鮮對華出口量下降超七成 日本共同社援引日本財務省的最新數據報道,中國8月份從日本進口的魚類和海鮮比去年同月減少了75.7%。從絕對數字來看,日本對中國的海鮮出口規模下降到21.8億日元(1500萬美元)。 此前,根據初步數據,8月份對中國的海鮮出口下降估計為67%。(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菲律賓榴蓮供不應求,在華價格達本土7倍 9月16日至20日在中國南寧舉行的第20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上,來自自菲律賓的15家參展商創造了至少800萬美元的銷售額。菲律賓“Puyat”榴蓮品種成為暢銷商品,在貿易博覽會上,一公斤新鮮榴蓮的售價為700比索,約90元人民幣。而在菲律賓達沃市,一公斤的價格僅為100-125比索之間,榴蓮在華售價幾乎是在菲律賓本土的7倍。(國際果蔬報道)
哥倫比亞牛肉敲開中國市場大門 近日,正在中國進行訪問的哥倫比亞農業部長詹尼弗·莫西卡(Jhenifer Mojica)表示,中國批準了哥倫比亞對其出口牛肉的檢驗檢疫和獸醫衛生要求議定書,打開了哥倫比亞通往14億人口市場的大門。(南美僑報網)
中國是越南第一大果蔬進口市場 中國是越南農林水產品第一大進口市場。中國同時也是越南第一大果蔬進口市場,越南果蔬對中國出口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勢頭。(越南人民報網)
歐亞經濟聯盟修訂《肉及肉制品安全》技術法規 歐亞經濟委員會修訂《肉及肉制品安全》技術法規:明確制定了在聯盟境內銷售的肉類和肉制品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能量含量的允許誤差范圍要求。()
三、食品科技
2022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評審推薦項目公示 食品領域有11項 9月25日,海南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2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評審推薦項目,食品領域有11項,包括自然科學獎3項、科學技術進步獎8項。公示時間:2023年9月25日—10月12日。()
河南農大張改平院士團隊在水稻生產豬瘟超級疫苗及解析其超強免疫效果機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改平院士團隊在權威雜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發表了題“Rice-produced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glycoprotein E2 with herringbone-dimer design to enhance immune respons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論文以水稻胚乳表達經典豬瘟病毒E2為例,描述了一種簡單、高效的疫苗設計策略。通過水稻表達“人字形”E2二聚體(ht-rE2 dimer),闡明水稻表達系統具備精準表達體外設計蛋白的潛力。其表達E2二聚體具有病毒囊膜蛋白的天然構象和高效的抗原活性,同時具備安全性、易于大規模生產和低成本的特點。本研究為水稻生產動物疫苗的分子設計提供理論依據。(河南農業大學)
2023年寧夏自治區縣域科技成果引進示范推廣項目(第二批) 立項公示 食品領域有37項 9月25日,寧夏自治區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3年自治區縣域科技成果引進示范推廣項目(第二批)立項項目,食品領域有37項。()
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教授團隊聯合龐衛軍教授團隊在中國黃牛基因組組裝與結構變異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動物科技學院雷初朝教授與龐衛軍教授團隊合作在《Genome Biology》在線發表題為 “Structural variation and introgression from wild populations in East Asian cattle genomes confer adaptation to local environment”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以海南牛和蒙古牛作為東亞瘤牛和東亞普通牛的代表性品種,組裝了2個高質量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結合群體水平的二代和三代重測序數據以及ATAC-seq、RNA-seq、ChIP-seq、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多種方法,發現了影響中國黃牛環境適應性的重要結構變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