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_91国视频在线_97av免费视频_韩国日本一级片

二維碼
云推搜

掃一掃關注

當前位置: 首頁 » 產業資訊 » 食品 » 正文

2022淮安市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典型案例(第一批)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2-06-08 00:32:37    來源:云推B2B網    作者:云推小編    瀏覽次數:620    評論:0
導讀

今年以來,淮安市市場監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市場監管局工作部署,持續深入開展2022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聚焦民生領域,重拳打擊違法行為,依法查辦了一批群眾身邊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件,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現將第一批有較大影響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布。

  今年以來,淮安市市場監管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市場監管局工作部署,持續深入開展2022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聚焦民生領域,重拳打擊違法行為,依法查辦了一批群眾身邊性質惡劣的典型案件,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和滿意度。現將第一批有較大影響的典型案例予以公布,食品領域案例如下:     案例一
  淮陰區某美容養生館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     案情簡介     2022年2月22日,淮陰區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投訴人于2022年1月25日在淮陰區某美容養生館購買“減肥巧克力”1盒,2022年2月13日被家中小孩誤食后出現心跳加快、手腳冰涼等癥狀,在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搶救后轉至南京兒童醫院治療,并由南京醫科大學毒化檢測實驗室在上述“減肥巧克力”中檢出西布曲明成分,后經淮安市食品藥品檢驗所出具檢驗報告,證實上述“減肥巧克力”中含有西布曲明成分。淮陰區市場監管局在接到投訴后迅速響應,立即于2022年2月22日組織執法人員對當事人進行了現場檢查。在當事人經營場所發現上述“減肥巧克力”一盒共25粒。西布曲明屬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規定的“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當事人銷售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減肥巧克力”的行為涉嫌構成犯罪。     為了確保案件能及時偵辦,第一時間控制相關嫌疑人,2月22日,該案已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處理。目前,公安機關已將4名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典型意義     該案執法人員能在接到舉報后第一時間響應,并聯合公安對涉嫌違法的產品進行及時扣押,對證據第一時間進行固定,為案件偵辦提供關鍵保證,體現了基層執法人員案件查辦的敏銳性、高度的責任感和高效的執行力。此外,西布曲明通過抑制中樞神經,起到降低食欲的作用,會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風險。我國明令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西布曲明,其常見于聲稱“減肥、瘦身、排毒”的代用茶、壓片糖果、固體飲料等產品。不法分子利用進口包裝、外文宣傳,夸大療效,蒙騙群眾,頂風作案,目的是非法牟利。加大對此類案件的查處,能有效地保障消費者生命財產安全,加大對違法犯罪分子的震懾和懲處。     案例四
  盱眙某食品有限公司冒用“洪澤湖”產地名虛假宣傳案     案情簡介     2021年9月14日,淮安市市場監管局與盱眙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聯合對盱眙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場所開展現場檢查。在該公司2號冷凍庫發現28箱品名為洪澤湖魚干的產品。產品的外包裝基本信息為:側面標注有“品名:洪澤湖魚干;配料:淡水魚、食用鹽……”經查,2021年4月15日當事人從洪湖市某水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購進草魚C貨62件,每件15kg,到貨后進行了原料檢驗和入庫處理,上述草魚C貨不是洪澤湖魚。含有“洪澤湖魚干”字樣彩箱系當事人委托盱眙縣某紙箱包裝廠印制,2019年3月5日購進“洪澤湖魚干”彩箱1000只。上述1000只彩箱在《關于禁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的通告》出來前使用了一部分,收到通告后及時報廢了一部分,后因疏于管理,工人將剩余28只彩箱錯誤代替了本應用印有“醉仙魚干”的彩箱。因上述28箱魚干魚片被查時尚未銷售,本案無違法所得。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相關規定。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對當事人作出罰款的行政處罰。     典型意義     當事人的違法行為發生在《關于禁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的通告》出臺一年后以及社會層面早已形成“不捕、不售、不做、不食”的良好共治格局背景下,應當給予更加嚴厲的處罰。但是本著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在辦理本案時了解到當事人是陽光扶貧省定經濟薄弱村扶貧資金投入企業,從優化營商環境等多個因素考慮,最終決定對當事人減輕行政處罰,充分體現了《行政處罰法》的立法目的,既達到了處罰教育當事人的效果,又充分體現了行政執法的溫度,亦為有效鞏固長江流域禁捕社會共治格局作出了積極貢獻。
    案例六
  盱眙縣某肉類經營部經營豬肉冒充牛肉案     案情簡介     2022年1月6日,盱眙縣市場監管局在對鹵肉制品市場進行專項檢查時,對當事人經營場所進行檢查,發現當事人涉嫌以鹵制豬肉冒充鹵制牛肉進行銷售,同日,對該案進行立案調查。經查,該批次熟肉是2021年12月17日于盱眙縣某鹵肉作坊上門銷售給當事人的,共購進44.7斤,上述熟肉進價33元/斤,銷售價50元/斤,購進上述熟肉時有銷貨清單,銷貨清單上顯示盱眙縣某鹵肉作坊銷售給當事人的是豬肉,而當事人是以牛前腿肉進行銷售。當事人涉案熟肉貨值金額為2235元,違法所得為144.7元。     當事人的上述行為違反《產品質量法》相關規定,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當事人作出沒收冒充熟牛肉銷售的熟豬肉、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     典型意義     目前,市場上特別是農貿市場上大量存在掛牛肉賣豬肉的不法現象,當消費者詢問經營者是否是牛肉時,有的不置可否,有的信誓旦旦,所以好多消費者特別是老年消費者容易上當受騙。此案辦結后,盱眙縣市場監管局要求各派出機構加強市場監管,要求鹵肉制品經營戶必須明示,該案的辦結同時開闊了執法人員的視野,提升了執法人員的辦案能力。
 
關鍵詞: 監管,食品安全
(文/云推小編)
打賞
免責聲明
本文為云推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云推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lfxiangjie.com/news/show-661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0相關評論
 

??2021 云推網絡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