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阜陽市市場監管部門深入開展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精準重拳出擊,查辦了一批與群眾緊密相關、性質惡劣的違法案件。現將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第三批典型案例公布,食品領域案例如下:
案例1.阜陽市市場監管局查處阜陽市某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2022年7月11日,阜陽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督查支隊接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轉來的案件線索,阜陽市某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次“包裝飲用水”,經檢驗,“銅綠假單胞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督查支隊及時組織執法人員依法開展調查,經查,當事人生產該批次飲用水100桶,貨值金額300元,違法所得300元。
阜陽市某純凈水有限公司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其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三項的規定,2022年10月9日,阜陽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300元、罰款2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3.潁東區市場監管局查處潁東區火車站某小吃店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添加劑加工食品案
2022年8月30日,潁東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執法人員依法對潁東區火車站某小吃店進行檢查,發現在其后廚貨架上放有一袋已開口的食品添加劑“復配水分保持劑”,標注的生產日期為2021年1月3日,保質期18個月,已超過了標注的保質期。經查,當事人從微信小程序采購上述食品添加劑一袋用于食品加工,至檢查時已超過保質期仍在使用,貨值金額30元。
潁東區火車站某小吃店使用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添加劑加工食品,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三)項的規定,2022年9月29日,潁東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過期的食品添加劑、罰款人民幣95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5.界首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界首市某百貨超市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2022年1月18日,界首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執法人員依法對界首市某百貨超市經營的某品牌麻糖進行了抽樣檢驗,經檢驗,檢驗樣品大腸菌群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經查,當事人從某食品有限公司購進該批次麻糖2箱,至檢查時全部銷售完畢,貨值金額400元,違法所得100元。 界首市某百貨超市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其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三項的規定,2022年4月18日,界首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00元、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8.阜南縣市場監管局查處阜南縣某早餐店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2022年11月2日,阜南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縣公安局組織執法人員依法對阜南縣某早餐店進行執法檢查,對店內銷售的油條進行現場抽樣,經檢驗,該油條鋁的殘留量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經查,當事人生產、銷售的油條,檢驗結果顯示鋁的殘留量為678mg/kg,嚴重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鋁的殘留量≤100mg/kg標準要求。當事人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已涉嫌犯罪,2022年11月14日,阜南縣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將該案移送阜南縣公安局,阜南縣公安局于2022年11月14日立案偵查。 案例9.臨泉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食品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案 2022年4月22日,臨泉縣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線索,組織執法人員依法對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生產的10個品種的預包裝食品(壓片糖果),其外包裝標簽不符合有關規定,執法人員依法對上述食品予以封存。經查,為讓消費者對當事人生產的食品與其他知名商品產生誤認,誤導消費,當事人把不同商標名稱標注成商標? 或者?,以突出、醒目的形式印制在壓片糖果食品標簽上,商標名稱的文字含義與當事人生產的食品屬性明顯不同。當事人生產、經營違法行為,貨值金額共24503.1元,違法所得4860.7元。 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產品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 準的壓片糖果,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2022年6月21日,臨泉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標簽不符合規定食品、沒收違法所得4860.7元、罰款122515.5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5.界首市市場監管局查處界首市某百貨超市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2022年1月18日,界首市市場監管局組織執法人員依法對界首市某百貨超市經營的某品牌麻糖進行了抽樣檢驗,經檢驗,檢驗樣品大腸菌群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經查,當事人從某食品有限公司購進該批次麻糖2箱,至檢查時全部銷售完畢,貨值金額400元,違法所得100元。 界首市某百貨超市經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其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十三項的規定,2022年4月18日,界首市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違法所得100元、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8.阜南縣市場監管局查處阜南縣某早餐店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案 2022年11月2日,阜南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縣公安局組織執法人員依法對阜南縣某早餐店進行執法檢查,對店內銷售的油條進行現場抽樣,經檢驗,該油條鋁的殘留量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經查,當事人生產、銷售的油條,檢驗結果顯示鋁的殘留量為678mg/kg,嚴重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鋁的殘留量≤100mg/kg標準要求。當事人涉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已涉嫌犯罪,2022年11月14日,阜南縣市場監管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第三條的規定,將該案移送阜南縣公安局,阜南縣公安局于2022年11月14日立案偵查。 案例9.臨泉縣市場監管局查處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銷售食品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食品案 2022年4月22日,臨泉縣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線索,組織執法人員依法對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場所進行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生產的10個品種的預包裝食品(壓片糖果),其外包裝標簽不符合有關規定,執法人員依法對上述食品予以封存。經查,為讓消費者對當事人生產的食品與其他知名商品產生誤認,誤導消費,當事人把不同商標名稱標注成商標? 或者?,以突出、醒目的形式印制在壓片糖果食品標簽上,商標名稱的文字含義與當事人生產的食品屬性明顯不同。當事人生產、經營違法行為,貨值金額共24503.1元,違法所得4860.7元。 某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經營產品標簽不符合食品安全標 準的壓片糖果,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條第三款的規定,2022年6月21日,臨泉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沒收標簽不符合規定食品、沒收違法所得4860.7元、罰款122515.5元的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