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食品行業監管品種多、規模小、分布散、環境差、危險高等難點,百色市田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實施四大提升行動,筑牢食品安全防線。讓群眾買得放心、用得稱心、吃得安心。
實施源頭凈化提升行動,保障食品原材料質量。田陽采取減量農藥獸藥凈化產地環境,完成耕地產業結構調整落實14.22萬畝,完成38個監測點38個樣品的土壤及農產品重金屬污染定位預警監測,實施水稻重大病蟲害無人機飛防2000畝次,安裝太陽能殺蟲燈42臺,水稻蟲害智能監測設備2套,推廣應用綠色防控技術面積163.12萬畝次,實現主要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38.51%,主要糧食農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達46.33%;畜禽獸藥殘留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開展農產品溯源,落實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設立合格證創建示范點11個,開具合格證2363張,附帶合格證上市的農產品3241噸。采用二維碼溯源入網企業64家,領取溯源二維碼標簽企業35家,登記入網產品82個,可追溯產品種類79種,共發二維碼103萬枚。
實施專項治理提升行動,規范行業亂象行為。田陽深入開展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整治、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風險防范專項行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檢查農村各類市場203家次,食品經營店2024戶次,抽查餐飲店1689家,食品生產企業203家次。 全年查辦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共424件,涉案貨值金額229.94萬元,移送公安機關違法案件3件,查辦重大案件1件,并成為廣西公布四件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大案要案之一。在2021年自治區“鐵拳”行動工作推進會上,田陽做經驗交流發言。通過專項治理,讓法律長出牙齒,有效震懾食品行業制假售假行為,規范食品行業安全意識。
實施標準提升行動,助推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田陽緊盯特色農業,大力開展國家農業標準化示范區建設,以標準引領推動田陽特色農業走上標準化、規范化道路。協助政府推行“科研院所+基地”模式,加強與中國熱帶農業研究院合作,推進技術標準創新。制訂實施《田陽芒果種植綜合系列標準體系》、《田陽番茄(圣女果)種植綜合標準體系》等地方農業技術規程21項、廣西地方標準8項,實現轄區主要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標準化全覆蓋,推動特色農業規模化發展。建成20萬畝農林生態脫貧產業核心示范區、壯鄉一品現代農業示范核心區等6個水果生產示范基地。2021年,田陽區成功創建自治區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果蔬加工企業年營收10.81億元。
實施社會共治提升行動,營造人人關心食品安全氛圍。田陽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黨政領導重要議事日程和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形成食品安全“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權責一致、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盡職免責”的良好工作格局。及時調整食安委組成人員,建立健全各項工作機制,做好計劃并督促落實及時上報。支持食品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和提升質量標準,鼓勵科研機構參與食品研發創新。暢通投訴舉報渠道。支持新聞媒體開展輿論監督。通過社會共治,推動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圍繞網絡送餐、網紅食品、特色美食等重點行業領域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打造重點行業領域放心消費“誠信工程”。推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自律、行業規范、社會監督、消費者參與的消費維權社會共治機制。開展食品安全教育“五進”活動,提高群眾關心食品安全意識,積極參與食品安全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