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內熱聞
1、通知·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20號 日本根據其國內法,要求自2022年12月1日起,進入其市場的部分水產品須附有合法捕撈證明等合法性證明文件。為保障合法水產品出口,農業農村部為相關企業辦理上述文件。辦事指南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農業農村部)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關于《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用農產品(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規范食用農產品包裝,按照國家標準委下達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計劃編號:20220869-Q-326),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組織起草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用農產品(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農業農村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辦公室關于下達2022 年糧食行業標準制修訂和標準樣品計劃的通知(國糧辦標〔2022〕324 號)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糧食節約行動方案》等規定,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健全糧食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服務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經研究,現下達 2022 年糧食行業標準制修訂和標準樣品計劃31項。(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老陳醋質量標準》《老陳醋釀制工藝規程》《調味品名詞術語 腐乳》等4項行業標準征求意見稿公示 由中國調味品協會提出,并歸口的《老陳醋質量標準》《老陳醋釀制工藝規程》《調味品名詞術語 腐乳》《調味品名詞術語 發酵性豆制品》4項行業標準形成征求意見稿,現予以公示。(中國調味品協會)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11.14-11.20) 11月14日-11月20日,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有:“飲品店推300元一杯天價檸檬茶”引熱議;“工人徒手抓水果放罐頭里”引關注;火鍋店回應奶茶湯底中加三花淡奶;食品包裝袋上配料欄標注“保密”;男子發視頻吐槽烤全羊被索賠2萬;帶貨博主回應賣劣質食品;消費者質疑蝦滑配料表有雞胸肉。()
【案例】幼兒園采購不合格豇豆遭處罰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上海某幼兒園采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被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萬元。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廣檢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對上海松江區***幼兒園采購的豇豆進行監督抽檢。經廣檢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檢驗,當事人采購的豇豆滅蠅胺(mg/kg)實測值0.95,標準指標≤0.5,不符合GB2763-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案例】虛構、夸大保健食品功效 上海一營銷公司被罰20萬元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上海某營銷公司虛構、夸大保健食品功效構成了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被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上海**市場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經銷上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保健產品。經查,當事人通過線上創建微信群及線下舉辦產品推介會宣傳經銷的保健產品,宣稱可“防病調理、延長壽命”欺騙、誤導消費者,存在虛構、夸大食用菌產品功效的行為。()
【案例】刺身用醬油中有異物,這家飯店被罰款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上海某餐飲公司生產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經查,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辦理了食品經營許可證,主體業態為餐飲服務經營者(小型飯店)。當事人于2022年8月9日從供應商處購進600袋預包裝刺身用醬油,刺身用醬油到貨后,當事人拆開預包裝并分裝到醬油小瓶后擺放在各個餐桌的調味盒里供消費者免費、按需、自行取用。2022年9月1日,當事人需補充餐桌上一個醬油小瓶,在未清洗、未檢查小瓶的情況下直接分裝醬油,然后放進了餐桌的調味盒里,用有蛆的醬油小瓶分裝醬油導致了供應給顧客的醬油中有蛆。()
湛江市首例涉涼茶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當庭宣判 11月16日,麻章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黃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麻章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并當庭宣判,該案是湛江市首例涉涼茶食品安全領域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黃某是涼茶店經營者,自2022年3月起,在感冒茶、腸胃茶、下火茶、牙痛茶中摻入含有藥品對酰氨基酚的非食品原料,出售牟利。經湛江市麻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食品檢驗機構對上述涼茶進行抽檢,檢驗結論為:對酰氨基酚項目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檢驗結論為不合格。黃某共獲利人民幣700元。(麻章檢察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食品用香料、香精知多少 食品用香料是加工食品香味的重要來源,不僅可以提升食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還可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我國食品用香料是按照食品添加劑進行管理的,是食品添加劑家族中最龐大的分支,GB 2760列出了393個食品用天然香料和1477個食品用合成香料。食品用香料一般是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食品的加香,所以,經配制的食品用香精種類更加繁多。香料受自身限制,一般在食品中的使用量非常小,但是其使用不當也會引起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以及合規風險。深度研究我國食品用香料、香精相關標準法規,從食品用香料、香精的定義及類別、使用原則、標簽標識及生產規范等方面解析我國對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監督管理。()
總局答復|食品中添加去甲基卡巴地那非的相關問題 咨詢關于食品中添加去甲基卡巴地那非的相關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答復表示,去甲基卡巴地那非是與西地那非結構類似的化合物。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迭代 食品經營許可是國家實施市場準入、規范食品經營活動的一項重要制度,作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環,不僅在于規避食品安全風險,也在于為后續監管工作提供基本信息。隨著社會進步和法規的完善,我國的食品經營管理經歷了衛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以及食品經營許可證的不同時代。為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
總局答復|食品經營者經查驗無法得知采購的食品已超期,能否免于處罰 咨詢“食品經營者履行了食品法規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提供檢驗報告,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無法得知所采購的食品為超期食品,能否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免予處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答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江西省對6404件案件免于處罰!免罰、減罰十大案例來了 截至2022年10月底,江西省市場監管部門已對6404件案件適用免罰清單,共免除當事人罰款約6093萬元。為發揮典型案例示范作用,督促市場主體自覺守法,引導監管執法人員正確適用“四張清單”制度,現公布2022年度江西省市場監管領域10個免罰、減罰、免予強制典型案例。其中,食品領域6起案例。(江西市場監管微信號)
2022年10月酒類及飲料進出口情況公布 進口、出口金額雙增長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10月統計月報。根據進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顯示,10月酒類及飲料進口金額約37.1億元,同比增長7.3%;出口金額約19.9億元,同比增長48.5%。()
2022年10月乳品進口量減額增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10月統計月報,根據2022年10月進口主要商品量值表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乳品進口呈現量減額增的情況,進口量為23萬噸,同比下滑10.6%;進口金額約73.6億元,同比增長21.0%。()
“7歲女童偷吃燃脂巧克力進ICU”上熱搜,家長們一定要警惕 近日,一條“7歲女童偷吃燃脂巧克力進ICU”的消息上了熱搜。廣東江門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發現媽媽藏在衣柜里的“燃脂巧克力”,偷吃后相繼出現心悸、昏迷、抽搐、語無倫次、狂躁等癥狀。經調查,小女孩偷吃的燃脂巧克力,是其母親從微商處購買的,巧克力中違法添加了西布曲明成分,造成了中毒。所幸搶救及時,小女孩經過體外血液凈化治療,脫離了危險。這種悲劇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食品有意思)
事關提升高品質生活!這場發布會為你解讀一批新國標 11月24日,第28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舉行期間,市場監管總局以“標準提升高品質生活”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本次發布會發布的標準主要涉及食品、消費品、工業產品、安全生產、跨境電商等領域。在食品領域,《食品容器用涂覆鍍錫或鍍鉻薄鋼板質量通則》標準,針對食品包裝容器新材料、新工藝快速發展應用,充分考慮直接與食品接觸容器的安全性,從生產、加工、運輸、貯存和使用等全環節,規定了涂覆鍍錫或鍍鉻薄鋼板質量技術指標、檢驗方法和評價要求。《食品金屬容器內壁涂覆層抗酸性、抗硫性、抗鹽性的測定》等2項標準,通過模擬實際接觸環境、電化學手段催化等方式,測定食品金屬容器內壁抗腐蝕性,防止其遭腐蝕后影響食物本身安全性,并解決了相關測定方法標準缺失、多個產品標準中對應測定方法不統一的問題。該三項標準,有助于加強食品接觸容器材料質量監測,規范和促進相關產業健康發展,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市說新語微信號)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可謂談反式脂肪(trans fatty acids,TFA)而色變。“避免/零反式脂肪”也成為食品行業的一個努力方向。為大家介紹一下反式脂肪酸的相關知識,以便于大家對反式脂肪酸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我國出口板栗在西班牙遭扣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1月22日,西班牙通報我國出口板栗不合格。()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2年第46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2年第46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4例。()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餐具和塑料勺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1月21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餐具和塑料勺不合格。()
烏拉圭出口冷凍牛肉中檢出大腸桿菌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1月22日,西班牙通過RASFF通報烏拉圭出口冷凍牛肉不合格。()
美國FDA向5家非法銷售含有大麻二酚產品的公司發出警告信 2022年11月2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向5家非法銷售含有大麻二酚(CBD)的食品和飲料產品的公司發出了警告信。()
日本追加中國企業作為黃曲霉毒素的命令檢查對象(1122更新) 由于在進口時的監控檢查中從名為YANTAI DACHENG NUT FOOD CO.,LTD.的企業生產的含有紅辣椒、花生的中國產食品中檢測出了黃曲霉毒素(總黃曲霉毒素有超過10μg/kg的風險),因此,現將上述信息追加到附件1中。()
我國出口茶葉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1月24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茶葉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進出口食品安全】輸歐盟動物源性食品藥殘限值新要求 根據歐盟(EU)2019/1871《動物源性食品中的禁用藥物殘留測定限值》法規要求,自2022年11月28日起,歐盟動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孔雀石綠等獸藥殘留的測定限值將執行新的標準。(12360海關熱線微信號)
新加坡近300人在食用一家餐飲公司的食品后生病 據美國食品安全新聞網消息,新加坡近300人在食用一家餐飲公司的食品后生病。11月8日至16日期間,新加坡發生兩起食品安全事件共影響284人,他們在食用了Rasel餐飲新加坡公司準備的食品后出現癥狀。()
食品出口泰國的那些事兒之食品序列號篇 作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的泰國在進口食品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食品序列號就需要格外注意。為使出口泰國的企業了解泰國的技術貿易措施,規避出口合規風險,為大家梳理泰國食品序列號的相關要求,供大家參考。對于食品序列號的注冊要求屬于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產品上市前監管的措施之一,進口食品同樣需要滿足。泰國公共衛生部發布《食品序列號操作規范》《食品序列號操作規范No.2》《食品序列號操作規范No.3》和《食品序列號操作規范No.4》共同規范泰國食品序列號的管理。()
俄消費者權益監督局放寬中國果蔬進口監管措施 俄羅斯消費者權益監督局放寬中國果蔬進口監管措施。俄羅斯消費者權益監督局在官方文件中指出:“俄羅斯消費者權益監督局對產自中國的果蔬產品、果蔬加工產品、谷物產品和油籽的轉基因成分仍然嚴格管控。但此類貨物每50個批次僅接受一次檢查。”(中俄資訊網)
今明兩年中國仍是越南巴沙魚的主要出口市場 來自SeafoodMedia 11月14日消息,截止今年10月中旬,越南巴沙魚出口額20.6億美元,同比增長60%。截止10月底,越南巴沙魚預計出口額達到22億美元,同比增長80%,在出口市場中,中國占30%,出口額6.54億美元,同比增長110%。今明兩年,中國仍將是越南巴沙魚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
三、食品科技
食品領域16個通用項目通過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組會議評審 11月21日,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布了通過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組會議評審的242個項目(人選),其中,自然科學獎32項、技術發明獎1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96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人。其中,有16項涉及食品領域,包括: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4項。()
浙江省2023年度第二批“尖兵”“領雁” 研發攻關計劃項目立項公示 食品領域有40項 11月18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3年度第二批“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立項情況,共有59項通過評審擬立項的2023年度“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其中,食品領域有40項項目,包括“尖兵”計劃項目8項,“領雁”計劃項目28項,“26 縣高質量發展”項目4項。()
食品領域2023年度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擬支持項目進行公示 11月22日,吉林省科技廳對2023年度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擬支持項目進行公示,其中,食品領域有269項。()
2022年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領域專項擬立項項目公示 涉及食品領域24項 11月23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了2022年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領域專項擬立項項目清單,有128個項目擬被立項。公示時間為2022年11月23日至11月29日。其中,涉及食品領域項目24項。()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
1、通知·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620號 日本根據其國內法,要求自2022年12月1日起,進入其市場的部分水產品須附有合法捕撈證明等合法性證明文件。為保障合法水產品出口,農業農村部為相關企業辦理上述文件。辦事指南現予發布,自發布之日起實施。(農業農村部)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關于《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用農產品(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加強商品過度包裝治理,規范食用農產品包裝,按照國家標準委下達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計劃編號:20220869-Q-326),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組織起草了《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用農產品(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農業農村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辦公室關于下達2022 年糧食行業標準制修訂和標準樣品計劃的通知(國糧辦標〔2022〕324 號)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糧食節約行動方案》等規定,充分發揮標準引領作用,健全糧食全產業鏈標準體系,服務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經研究,現下達 2022 年糧食行業標準制修訂和標準樣品計劃31項。(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
《老陳醋質量標準》《老陳醋釀制工藝規程》《調味品名詞術語 腐乳》等4項行業標準征求意見稿公示 由中國調味品協會提出,并歸口的《老陳醋質量標準》《老陳醋釀制工藝規程》《調味品名詞術語 腐乳》《調味品名詞術語 發酵性豆制品》4項行業標準形成征求意見稿,現予以公示。(中國調味品協會)
2、食品安全·曝光臺
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匯總(11.14-11.20) 11月14日-11月20日,食品行業一周輿情信息有:“飲品店推300元一杯天價檸檬茶”引熱議;“工人徒手抓水果放罐頭里”引關注;火鍋店回應奶茶湯底中加三花淡奶;食品包裝袋上配料欄標注“保密”;男子發視頻吐槽烤全羊被索賠2萬;帶貨博主回應賣劣質食品;消費者質疑蝦滑配料表有雞胸肉。()
【案例】幼兒園采購不合格豇豆遭處罰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上海某幼兒園采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原料被上海市松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3萬元。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廣檢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對上海松江區***幼兒園采購的豇豆進行監督抽檢。經廣檢檢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檢驗,當事人采購的豇豆滅蠅胺(mg/kg)實測值0.95,標準指標≤0.5,不符合GB2763-202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要求,檢驗結論為不合格。()
【案例】虛構、夸大保健食品功效 上海一營銷公司被罰20萬元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上海某營銷公司虛構、夸大保健食品功效構成了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被上海市閔行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上海**市場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經銷上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產的保健產品。經查,當事人通過線上創建微信群及線下舉辦產品推介會宣傳經銷的保健產品,宣稱可“防病調理、延長壽命”欺騙、誤導消費者,存在虛構、夸大食用菌產品功效的行為。()
【案例】刺身用醬油中有異物,這家飯店被罰款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上海某餐飲公司生產經營混有異物的食品被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1萬元。經查,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辦理了食品經營許可證,主體業態為餐飲服務經營者(小型飯店)。當事人于2022年8月9日從供應商處購進600袋預包裝刺身用醬油,刺身用醬油到貨后,當事人拆開預包裝并分裝到醬油小瓶后擺放在各個餐桌的調味盒里供消費者免費、按需、自行取用。2022年9月1日,當事人需補充餐桌上一個醬油小瓶,在未清洗、未檢查小瓶的情況下直接分裝醬油,然后放進了餐桌的調味盒里,用有蛆的醬油小瓶分裝醬油導致了供應給顧客的醬油中有蛆。()
湛江市首例涉涼茶食品安全領域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當庭宣判 11月16日,麻章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對黃某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一案在麻章區人民法院公開審理并當庭宣判,該案是湛江市首例涉涼茶食品安全領域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黃某是涼茶店經營者,自2022年3月起,在感冒茶、腸胃茶、下火茶、牙痛茶中摻入含有藥品對酰氨基酚的非食品原料,出售牟利。經湛江市麻章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委托食品檢驗機構對上述涼茶進行抽檢,檢驗結論為:對酰氨基酚項目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條規定,檢驗結論為不合格。黃某共獲利人民幣700元。(麻章檢察微信號)
3、國內食品資訊熱聞
食品用香料、香精知多少 食品用香料是加工食品香味的重要來源,不僅可以提升食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還可改善人們的生活品質。我國食品用香料是按照食品添加劑進行管理的,是食品添加劑家族中最龐大的分支,GB 2760列出了393個食品用天然香料和1477個食品用合成香料。食品用香料一般是配制成食品用香精后用于食品的加香,所以,經配制的食品用香精種類更加繁多。香料受自身限制,一般在食品中的使用量非常小,但是其使用不當也會引起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以及合規風險。深度研究我國食品用香料、香精相關標準法規,從食品用香料、香精的定義及類別、使用原則、標簽標識及生產規范等方面解析我國對食品用香料、香精的監督管理。()
總局答復|食品中添加去甲基卡巴地那非的相關問題 咨詢關于食品中添加去甲基卡巴地那非的相關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答復表示,去甲基卡巴地那非是與西地那非結構類似的化合物。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食品經營許可證的迭代 食品經營許可是國家實施市場準入、規范食品經營活動的一項重要制度,作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一環,不僅在于規避食品安全風險,也在于為后續監管工作提供基本信息。隨著社會進步和法規的完善,我國的食品經營管理經歷了衛生許可證、食品流通許可證、餐飲服務許可證以及食品經營許可證的不同時代。為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梳理。()
總局答復|食品經營者經查驗無法得知采購的食品已超期,能否免于處罰 咨詢“食品經營者履行了食品法規定的進貨查驗等義務,提供檢驗報告,能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無法得知所采購的食品為超期食品,能否依據《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條,免予處罰。”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進行答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江西省對6404件案件免于處罰!免罰、減罰十大案例來了 截至2022年10月底,江西省市場監管部門已對6404件案件適用免罰清單,共免除當事人罰款約6093萬元。為發揮典型案例示范作用,督促市場主體自覺守法,引導監管執法人員正確適用“四張清單”制度,現公布2022年度江西省市場監管領域10個免罰、減罰、免予強制典型案例。其中,食品領域6起案例。(江西市場監管微信號)
2022年10月酒類及飲料進出口情況公布 進口、出口金額雙增長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10月統計月報。根據進出口主要商品量值表顯示,10月酒類及飲料進口金額約37.1億元,同比增長7.3%;出口金額約19.9億元,同比增長48.5%。()
2022年10月乳品進口量減額增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10月統計月報,根據2022年10月進口主要商品量值表數據顯示,2022年10月乳品進口呈現量減額增的情況,進口量為23萬噸,同比下滑10.6%;進口金額約73.6億元,同比增長21.0%。()
“7歲女童偷吃燃脂巧克力進ICU”上熱搜,家長們一定要警惕 近日,一條“7歲女童偷吃燃脂巧克力進ICU”的消息上了熱搜。廣東江門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發現媽媽藏在衣柜里的“燃脂巧克力”,偷吃后相繼出現心悸、昏迷、抽搐、語無倫次、狂躁等癥狀。經調查,小女孩偷吃的燃脂巧克力,是其母親從微商處購買的,巧克力中違法添加了西布曲明成分,造成了中毒。所幸搶救及時,小女孩經過體外血液凈化治療,脫離了危險。這種悲劇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食品有意思)
事關提升高品質生活!這場發布會為你解讀一批新國標 11月24日,第28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標準)博覽會舉行期間,市場監管總局以“標準提升高品質生活”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本次發布會發布的標準主要涉及食品、消費品、工業產品、安全生產、跨境電商等領域。在食品領域,《食品容器用涂覆鍍錫或鍍鉻薄鋼板質量通則》標準,針對食品包裝容器新材料、新工藝快速發展應用,充分考慮直接與食品接觸容器的安全性,從生產、加工、運輸、貯存和使用等全環節,規定了涂覆鍍錫或鍍鉻薄鋼板質量技術指標、檢驗方法和評價要求。《食品金屬容器內壁涂覆層抗酸性、抗硫性、抗鹽性的測定》等2項標準,通過模擬實際接觸環境、電化學手段催化等方式,測定食品金屬容器內壁抗腐蝕性,防止其遭腐蝕后影響食物本身安全性,并解決了相關測定方法標準缺失、多個產品標準中對應測定方法不統一的問題。該三項標準,有助于加強食品接觸容器材料質量監測,規范和促進相關產業健康發展,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市說新語微信號)
反式脂肪酸知多少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增強,人們可謂談反式脂肪(trans fatty acids,TFA)而色變。“避免/零反式脂肪”也成為食品行業的一個努力方向。為大家介紹一下反式脂肪酸的相關知識,以便于大家對反式脂肪酸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國際熱聞
1、國際預警
我國出口板栗在西班牙遭扣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1月22日,西班牙通報我國出口板栗不合格。()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2022年第46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2年第46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4例。()
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餐具和塑料勺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1月21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餐具和塑料勺不合格。()
烏拉圭出口冷凍牛肉中檢出大腸桿菌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1月22日,西班牙通過RASFF通報烏拉圭出口冷凍牛肉不合格。()
美國FDA向5家非法銷售含有大麻二酚產品的公司發出警告信 2022年11月21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向5家非法銷售含有大麻二酚(CBD)的食品和飲料產品的公司發出了警告信。()
日本追加中國企業作為黃曲霉毒素的命令檢查對象(1122更新) 由于在進口時的監控檢查中從名為YANTAI DACHENG NUT FOOD CO.,LTD.的企業生產的含有紅辣椒、花生的中國產食品中檢測出了黃曲霉毒素(總黃曲霉毒素有超過10μg/kg的風險),因此,現將上述信息追加到附件1中。()
我國出口茶葉被檢出農藥殘留超標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11月24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茶葉不合格。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出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
2.國際食品
【進出口食品安全】輸歐盟動物源性食品藥殘限值新要求 根據歐盟(EU)2019/1871《動物源性食品中的禁用藥物殘留測定限值》法規要求,自2022年11月28日起,歐盟動物源性食品中氯霉素、硝基呋喃類代謝物、孔雀石綠等獸藥殘留的測定限值將執行新的標準。(12360海關熱線微信號)
新加坡近300人在食用一家餐飲公司的食品后生病 據美國食品安全新聞網消息,新加坡近300人在食用一家餐飲公司的食品后生病。11月8日至16日期間,新加坡發生兩起食品安全事件共影響284人,他們在食用了Rasel餐飲新加坡公司準備的食品后出現癥狀。()
食品出口泰國的那些事兒之食品序列號篇 作為東南亞國家之一的泰國在進口食品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食品序列號就需要格外注意。為使出口泰國的企業了解泰國的技術貿易措施,規避出口合規風險,為大家梳理泰國食品序列號的相關要求,供大家參考。對于食品序列號的注冊要求屬于泰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產品上市前監管的措施之一,進口食品同樣需要滿足。泰國公共衛生部發布《食品序列號操作規范》《食品序列號操作規范No.2》《食品序列號操作規范No.3》和《食品序列號操作規范No.4》共同規范泰國食品序列號的管理。()
俄消費者權益監督局放寬中國果蔬進口監管措施 俄羅斯消費者權益監督局放寬中國果蔬進口監管措施。俄羅斯消費者權益監督局在官方文件中指出:“俄羅斯消費者權益監督局對產自中國的果蔬產品、果蔬加工產品、谷物產品和油籽的轉基因成分仍然嚴格管控。但此類貨物每50個批次僅接受一次檢查。”(中俄資訊網)
今明兩年中國仍是越南巴沙魚的主要出口市場 來自SeafoodMedia 11月14日消息,截止今年10月中旬,越南巴沙魚出口額20.6億美元,同比增長60%。截止10月底,越南巴沙魚預計出口額達到22億美元,同比增長80%,在出口市場中,中國占30%,出口額6.54億美元,同比增長110%。今明兩年,中國仍將是越南巴沙魚產品的主要出口市場。(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
三、食品科技
食品領域16個通用項目通過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組會議評審 11月21日,陜西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布了通過2022年度陜西省科學技術獎專業組會議評審的242個項目(人選),其中,自然科學獎32項、技術發明獎1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96項、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人。其中,有16項涉及食品領域,包括:自然科學獎1項、技術發明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獎14項。()
浙江省2023年度第二批“尖兵”“領雁” 研發攻關計劃項目立項公示 食品領域有40項 11月18日,浙江省科學技術廳公示了2023年度第二批“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立項情況,共有59項通過評審擬立項的2023年度“尖兵”“領雁”研發攻關計劃項目。其中,食品領域有40項項目,包括“尖兵”計劃項目8項,“領雁”計劃項目28項,“26 縣高質量發展”項目4項。()
食品領域2023年度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擬支持項目進行公示 11月22日,吉林省科技廳對2023年度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擬支持項目進行公示,其中,食品領域有269項。()
2022年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領域專項擬立項項目公示 涉及食品領域24項 11月23日,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廳網站公示了2022年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重點領域專項擬立項項目清單,有128個項目擬被立項。公示時間為2022年11月23日至11月29日。其中,涉及食品領域項目24項。()
本文由資訊中心編輯,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聯系取得授權后轉載,請聯系網站客服。